教学目标:
1、通过歌词法建立阅读与写作关系,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通过阅读文本和实践活动形式增强印象,把使用歌词思维固定下来;
教学重难点:
歌词法思维的固定
时数:1课时
一、导入
1.先读一段文字:
雨总是落在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雨鳞瓦风火墙草顶屋吊脚楼,打湿了衡山庐山峨眉山雁荡山,打湿了太湖洪湖洞庭湖鄱阳湖,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温庭筠的青衫。梅子黄时雨,黄梅时节家家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南方的雨啊。在江南三月杏花村一蓑纷飞的细雨中,我们看见严凤英赤脚在青草池塘畔“打猪草”,那清甜婉转的黄梅调让人想起南方的故乡的炊烟牧歌与青梅竹马,那些江南往事中的滴滴回忆。
概括其大意。“雨落南方”。或“南方的雨”。
2.分析一个作文题目“守住心灵的契约”。
许多同学选择这样立意:汶川地震中生死不离/朋友间坚守承诺/社会诚信/兑现自己的理想,等等。显得具体真实,切入自然。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认识:阅读题目的一般操作顺序是“具体感性→抽象理性”,写作的一般操作顺序则是“抽象理性→具体感性”。由于不能在抽象思维和具体感知之间灵活转换,同学们平常的阅读和写作就很难建立起来直接的联系,常常是读时不知何用,写时脑袋空空。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读起来既具体形象,又包含理性思想,而且易于记忆的文字,该多好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连接阅读与写作的方法——歌词法。
二、重审歌词的价值
1.本课提倡使用歌词资源,连接阅读与写作关系的理由有:
①大部分同学都喜欢欣赏歌词,喜欢体会歌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②与其改头换面地照搬杂志上的文字、情感,不如用歌词牵动你的情丝你的灵感,促使你去主动、愉快地写作文;
③歌词自身有许多文学价值,尤其是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和凝练和谐的结构;
④更重要的是,歌词考虑到受众的理解水平和心理需要,先把世俗的情感凝聚抽象到一首歌词里,同时歌词尽可能地通俗而形象,把情感渲染到感动成千上万的人的程度。
2.采用活动体验的方式
第一步:赏歌词 第二步:自主理解主题 第三步:写一段评论
歌词示例:
水木年华《生命的尊严》、黄维德《在我们有生之年的日子》、张韶涵《隐形的翅膀》,略
同桌间讨论分析歌词主题。
投影学生练笔。
3.分析
《生命的尊严》写在汶川地震后,属于励志歌曲,主题一定,但包含了“幸福”“生死”“誓言”等概念,即把主题深化了;
《在我们有生之年的日子》同样是以纪念汶川地震为主题,但倾诉对象直指幸运活着的人,灾难的意义将在活着的人身上得到验证,即把主题延伸了;
《隐形的翅膀》是词作者的初衷是把张韶涵的个人奋斗经历表达出来,但歌曲唱响之后,共鸣不断,人人引以自喻,甚而有人把它看作是对“社会关系网”的批判,对“命运不济”的倾诉,等等,即把歌曲的主题多维度地扩展了。
主题的深化、延伸和扩展,是歌词的优势,也是它的价值所在。那么我们就利用这一点,将其化为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工具。
三、运用
首先强调写歌词的基本方法。略。
第一个方面、阅读中,歌词可以化散文文段为写作素材(即“如何积累素材”)
方法一:围绕主题,提取诗意,便于积存
练习①:文段仍是前面出现过的“雨总是落在碧青色的南方……”
化为几句歌词,动笔写一写。投影其一:雨落南方/打湿了风景/打湿了古韵/打湿了往事
比较一下400字和19字,哪个较易于记忆?不但记住了,这几句关于江南雨的歌词拿到作文中,展开的时候还可以增添自己真实的情感。这样,其实就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记忆牢固而不失灵活。另外,建议大家用卡片的方式储存这些点滴感悟。
练习②:“静静地谛听花开的声音,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花开的声音无人知晓。但是,只要你带着一颗洗涤的心和一份真诚,于无声处,于花从间,用心静听,你就会听到那花瓣绽开的声音……”
投影。
方法二:纵横联系,化腐朽为神奇
一段好的歌词其实就是诗歌的断章,而诗歌的跳跃性和连绵性特点,在打开你写作思路方面将大有裨益!试试看吧。
练习①:
A、如今的牧人早已离我们远去,因为草场已经退化。过度的工业文明和人们的对自然无情的践踏。草原已经千疮百孔了。……
B、《葬花吟》中的句子:“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两段文字似无联系,但若用心提取诗意,建立联系,然后使用歌词形式,还是可以将它们连在一起的:草原哪还有花的影踪/草的家园/鸟的停留/蝶的眷恋/ 草原的荒芜每延伸一公里/人类就倒退一百年
既有散文的美妙,又有议论文的警示作用。
练习②:
A、记得年少的时候,每逢下雨,几个小伙伴就躲着大人,到雨里追打,直到传来大人们的吆喝声,才各自跑回家听候发落,这样图的无非不就是那份天真无暇的快乐心情。年纪逐增,换下童年的稚装自立门户,……
B、《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根据A、B两段文字,写一段歌词式文字,建立联系。略
练习③:估算时间,可以再让学生自由组合两段材料……
第二个方面:以歌词为提纲写作
设计依据:将抽象理性的作文题目,形象化、具体化,易于确定切口。
1.示例:仍是前面用过的作文题目《守住心灵的契约》
就这个题目写一段歌词式的提纲。
范例:在你我的心中/有一纸契约/字迹像春耕的犁痕那样深/我经常握着写信的笔杆/像个幸福的花匠/手扶耕耘的犁耙/在春天的土地上等待着 /不久,会有一整个春天成长/不久,会有一整个春天开放/不久,会有我们相约的花香……
分析:既突出了“心灵的契约”,又突出了“守住”,完成了对原主题的深化和延伸。据此展开,就是一篇不错的叙事或抒情散文,甚至将其分开就是文章的开头结尾了!
2.练笔:就以下作文题目写一段歌词式的提纲,不少于100字
《根》《凝视》《心灵突围》《你的世界我曾来过》
投影学生练笔。略。
四、结束语
欣赏流行歌曲歌词,可以拓展我们的社会生活视野和话语空间,激发你的写作兴趣,塑造你的作文个性、积累作文素材等,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成为借以有效阅读和有效写作的最佳手段,将给你的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构思带来无穷的帮助。
歌词连接你我他,也连接了阅读与写作。歌词就是你的诗意的眼光,歌词就是辅助阅读的“彼相”,歌词就是作文的提纲。作为一种方法,要坚持一个原则:当用则用,为我所用。
教后反思:
恰在我校参与的中语会阅读写作教学的子课题“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这一语境背景下,加之本人文学社辅导老师的身份,本课应运而生,自然突出了目的性和实用性,同时追求课堂效率。
实际上探讨如何建立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是一种建模的工程。这个建模不能用理科的思维,而要着眼于文心的启迪,尽力让学生聪明地领悟,使得各种写作技巧得之于心,运之于手,避免食而不化。动手写教案前我花费一周时间准备了大量的材料,以期帮助学生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建立阅读与写作联系的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期间看到某娱乐杂志做的一次方文山专访,方文山所谈歌词的创作要考虑的几个要素激发了我的灵感,于是尝试把青少年热衷的流行歌词升级为一种建构方法,在写作课堂上进行实践。
从课前的准备到课堂的学习再到课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运用,我期望学生带着一种收获的感情对待这种方法。课前预习就是阅读了不少歌词材料,课后的长期演练重点放在写作运用上,每次大小作文都要写一段歌词式提纲。而就这堂课的操作成果而言,自我评价是远没有达标。作为青年教师我经常犯的毛病就是眼高手低,重理论弱实践,实战能力欠缺,导致课堂效率降低,最终使得整个写作教学计划受影响。具体问题体现在歌词晦涩、理论生硬、气氛失调、练习难以操作等等。这些都是硬伤,需要大手术。
扬长避短,虚心进步,是我不变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