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物理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维和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学科,在这方面显得尤其重要。当然了,我们在教学中提倡“问题教学”——即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地创建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但是我注意到物理学习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更能体现物理的科学精神——是发现而不是简单地习得。
物理由于其与生活联系密切,所以,教师非常注重从生活中截取物理现象来引发学生思考。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学生的思考都是很浅显的,比如:在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中的引言中,课后要求学生完成“鸡蛋在盐水中上浮”和“蜡烛悬浮在食用油中”这两个实验并针对看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训练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有用的物理问题的好方法。不过,从学生的作业中我发现了很大的问题,很多学生只会提诸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鸡蛋在盐水中为什么会上浮?”等等这样的问题,虽然不错,但是对于物理教学而言,显得那么单薄和浅显。正因为学生不会提有用、有效的问题,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会代替学生来提问,比如在《杠杆》的教学中,在演示完成后教师会直接设问: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然后进行实验探究,忽略了学生由现象中提炼出物理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我们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如何培养呢?又怎能更好地体现物理教学的科学性呢?所以,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我不断地实践,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下面就从这三个阶段简单地讨论一下。
第一阶段:尝试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小孩遇到新事物都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那么我们的学生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而不是就事论事,老师让怎么办就怎么办。而尝试提出问题,带着问问题的思想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就会产生很大的去研究去学习的兴趣,我想这是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的习惯。
我发现现行的教材中已经有了这样的要求。比如在苏科版的《物理》教材中,《引言》部分就连续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从树上掉下的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等等。并且在课后的作业中要求学生观察所做的两个小实验,并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的问题来。如果这样长期地要求学生尝试着由现象提出问题来,我想学生的问题意识将会非常浓厚,对解决问题的希望也会变得非常迫切。此时,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引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对已发生浓厚兴趣的问题有寻求答案的迫切愿望。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最大程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来解决最想解决的问题,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在课余时间中,我也尝试了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我的做法是这样的:要求学生将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记录下来,过段时间大家一起来收集一下。对可以解决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释,对暂时无法解释的问题就暂且放一放,留待今后来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涨,总是用发现问题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曾经我们收集到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
问题一:看到别人在生火炉时,透过火焰,发现对面的东西晃动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二:为什么盐水中的鸡蛋大头朝上小头朝下?而清水中的鸡蛋却是横躺在杯底的呢?
问题三:近视眼如果不戴眼镜看电视是很不清晰的,而通过一个小孔来看电视画面时,发现虽然光线较暗却非常清晰,这是什么原因呢?
问题四:电冰箱有的时候很响,有的时候却没有声音。这是为什么?
问题五:晚上家里的玻璃窗可以当镜子用,而白天却不行呢?
对这些问题,我采用的是定期收集,在学习完相关的知识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来解答。比如在学习了《光现象》后就可以来解决问题一和问题五了。这样,让提出问题的学生感到发现的快乐,让能解决此问题的学生感到学习物理知识的有用性。当然了,有些问题还是不能解决的,比如问题三,就留待学生今后去讨论了。可以说,学生发现问题的眼光是独特的,有时候甚至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很大的帮助。比如,我以前教《电磁铁》的时候,是先很直白的介绍什么叫电磁铁,然后进行探究,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学生对电磁铁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构很不理解。后来有个学生问了这样的问题:我学习了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这个知识之后,回家也想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当我把铁钉放在我家通电的电线上时,发现铁钉根本就没有吸在上面,反而掉了下来,老师,难道是我家通电的电线上没有磁场?还是我的实验失败了?于是我就将《电磁铁》的教学过程设计成由这个问题来引入,由学生来讨论并提出改进方法,然后顺利地引入电磁铁的结构。这样学生的问题就给我的教学的改进提供了帮助。
总之,有意识地不断地培养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最终将使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这种有意识地提问转变为无意识地、自发地提问,最终将激发学生不断思考,对物理现象的提问更有效。
第二阶段:学会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所谓有效提问是指在一定的背景知识下,学生提出的问题能产生一种令人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人教版《物理》教材中,《密度》的探究实验中,书本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关于称量的结果,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能提出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激发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思考称量结果对我们的启示,从而很容易地总结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和训练学生对课堂上的实验现象进行有效的提问,就需要设计好我们的演示实验,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表现出来,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流畅性。
比如,在《大气压》的教学中,为了演示大气压的存在,在引入时,我们的演示实验有很多。比如,
演示实验一:将空的易拉罐(最好是雪碧罐)装水,用酒精灯加热,等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将此易拉罐倒扣在水中,会听到一声巨响随后易拉罐就被压扁了。
演示实验二:将沾过无水酒精的棉球点燃,然后放入空的易拉罐(最好是雪碧罐),燃烧一段时间后,用橡皮泥堵住易拉罐的口,会观察到易拉罐被压扁了。
由于实验二中的火焰很大,有点危险,所以开始时我们选择的是实验一,这样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现象很明显。可是在接下来的课堂讨论中,由于出现了火和冷水,学生的意见就主要集中在“热胀冷缩”的猜想中。而且对老师接下来的解释不以为然,一直沉浸在“热胀冷缩”的猜想中。可以说,这个实验很好可是用错了地方。所以这个实验的引入并没有引导学生正确思维的方向,因此学生也不可能提出有用的问题来进行研究。
经过考虑,我们还是采用了演示实验二,虽然有点危险,但是由于外界干扰因素很少,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很快就集中在“周围的空气”上了,此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很好了,比如:外面的空气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呢?如果真有这么大的力量,那么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被压扁呢?等等。此时再引入“覆杯实验”的话,学生学习“大气压强”的兴趣就会异常浓厚。
所以,作为教师要对我们的课堂进行研究,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思考,让他们能提“有用”的问题,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更自然更流畅。
第三阶段:于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思维
北宋文学家张载说过:“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我想,在物理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思考,如何在“无疑处”自然地“设疑”,使学生自发地提出问题,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
比如,在《浮力》的教学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自然地认为能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而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此时,我们会马上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从而使学生在“无疑处”马上“生疑”,对浮力的存在有更深地认识。
另外,我发现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学生几乎自认为没有什么疑问了,如果我们此时要求他们课后好好复习,我想大部分学生都会当作耳旁风,对老师的话不加理睬。所以要让学生对一节课总有些疑问,迫使他们去自己思考,这样才能不断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我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我们的教科书上课后的练习。比如人教版《压强与浮力》中要求学生动手完成鸡蛋在自来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的实验并解释所看到的现象。以前布置好了这个实验之后,学生对此不以为然,这个实验小学时就见过了。所以有很多学生不做实验就画好了图并附上了解释。后来我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实验并记录下用盐的量。等收到反馈作业时,学生说,以为加一勺盐就可以了,没想到加了一包盐才让鸡蛋浮起来,这是有趣!看来我还是要好好研究浮力。
在复习课上,我们为了学生能掌握知识,经常会围绕同一种类型的题目多次练习。可是,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这样说:老师上课分析的题目我能听懂,可是课后遇到相似的题目时,只要条件变化了,就有可能不知如何解答了。所以,在复习课上,要预见学生课后解题的疑问,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能力层次上进行讨论和研究,比如“这个题目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会想到这样做的?”,“能用别的方法解这个题目吗?”,“能改变一下条件将题目变换一下吗,能出现什么样的新的题目呢?”。利用这些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断地使我们的学生在“解疑”和“生疑”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我们的物理教学良性发展 。
“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如果没有对苹果为什么落地的疑问,牛顿不可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因此,让学生尝试着不断提出问题,带着问问题的想法走进课堂,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带着问问题的想法走进生活,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带着问问题的想法走进社会,将有助于提高广大人民的创造意识。可以说,物理学习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更能体现物理的科学精神——是发现而不是简单地习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