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您现在的位置: 无锡市堰桥中学 > 学科资源 > 历史 > 教案 > 正文 今天是: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力与直线运动
力与平衡
优化教学策略,成就高效课堂
透视中考作文,谈初高中英语书面表…
信息技术模拟分项练习系统
尊重生命,笑待花开
以爱育爱 奠定生命底色
实践生命教育  绽放生命光彩
生命价值教育办学特色的探索
生命德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作者:周玉梅 高…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12 15:13:18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教学设计  

无锡市堰桥中学  周玉梅     高友娟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从五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孙中山早年的革命志向:弃医从政,图谋救国、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捍卫共和、伟大转变,促成国共合作。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历程,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与探索,以及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伟大贡献。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今天的繁荣和稳定、民主与独立是经过几代人不懈的艰难探索、浴血奋斗得来的,要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孙中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的主要史实,认识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材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和归纳有效信息,从而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并学会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孙中山为中国民主革命奉献一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等。

三、学情分析  

    经过必修1政治史、必修3思想史的学习,学生对孙中山的有关活动和思想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但学生的历史学习的习惯还是比较差,依赖性比较强,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问题的意识比较薄弱,鉴于此,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解放学生、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多提供史料,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自己“学”起来,逐步激发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逐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材内容与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弃医从政,图谋救国;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捍卫民主共和国而斗争;促成国共合作。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活动,凸显了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

1、基于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将本课的重点定为:

   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活动;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2、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将本课的难点定为:

   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教学建议】

1、联系必修1专题三“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和必修3专题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知识,帮助学生回忆孙中山的重大活动,为学习本课内容作铺垫。

2、组织学生提炼“弃医从政——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缔造民国——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的线索,引导他们归纳孙中山一生的主要活动。

3、运用相关文献史料,结合教科书的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4、援引孙中山的《国事遗嘱》,议一议遗嘱体现了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哪些高尚品质。

五、教学方法

1、整理主要史实,制作大事年表,从而提高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2、小组分工探究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材料情境设置,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锻炼学生解决运用知识的能力。

4、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流程

实施步骤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设问】你知道这三位伟大人物是谁吗?

      他们最伟大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三次巨变:

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了 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1、使导入符合“激趣、生疑、切题”的原则。

2.了解学生对重要时事的关注情况,以便更好地去调整教学。

3、构建基本线索,使学生历史知识形成体系。

学习新课

(一)

   

第一目:弃医从政,图谋救国  

1.从“医人”到“医国”(阅读内容)     

2. 原因:民族危机的刺激;  

1)孙中山名     ,字                  年出生于广东省                      

2)孙中山早年接受传统教育,后来在哥哥帮助下接受               教育。  

3)年轻时曾在澳门和广州等地行医,后来他认识到“       ”比“医人”更重要,最终弃医从政,图谋救国。  

(适当地讲解和分析)  

   

   

自主梳理和问题探究:

【本段内容可以略讲,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让学生从中体会 孙中山 先生的第一次转变:“医人”到“医国”】

史料过渡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 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 6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  

   

【设问】  

1、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方法和目的而言)有何变化?  

      方法:以前是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  

      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老师点拨:注意对材料的分析和传授分析材料的方法)  

1、用材料情境过渡,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通过材料分析,使学生掌握材料题解题的基本方法。如:比较法。  

   

2.抛弃改良,构想共和  

1)甲午战争前夕,孙中山曾上书给         ,上书受挫后他抛弃了      幻想,走上了             的道路。  

21894年,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其宗旨是            ,纲领是                             。它的建立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踏上          道路。1895年,策划      起义,失败后长期流亡于海外。  

3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孙中山亲自制订以“                                             ”作为纲领。不久,他又把它阐发为                    三大主义。推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自主梳理和问题探究:

1、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让学生从中体会孙中山先生的第二次转变:“改良”到“革命”

   

问题过渡   

探究一:  

假如孙中山上书成功是否还会有以后的辛亥革命。(体会改良救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概括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为推翻 封建 君主专制做了哪些努力?(组织上、思想上和实践上)  

1、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新课

(二)

   

   

   

   

   

   

   

   

   

   

   

   

   

   

   

第二目: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中国同盟会成立  

①条件:(社会背景、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组织条件<兴中会>  

②建党:1905年,日本东京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③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联系必修三及下列材料从内涵、评价方面复习该知识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材料二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 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 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材料三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材料四   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1、材料一至三体现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其主要内容是?  

   民族主义;民族平等,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  

2、材料四反映民族主义存在什么缺陷?反映了什么问题?  

   没有明确的反帝内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通过材料四,有人得出结论,孙中山的对外政策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没有区别,你如何认为?为什么?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是因为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孙中山承认不平等条约是为了换取帝国主义不干涉中国革命,是因为资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④影响: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1、联系必修1政治史和必修3思想史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2、通过材料的展示和分析,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和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和标准。  

   

4、通过问题设置,当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5从材料中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辨别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并逐步培养灵活运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语

         

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进程——辛亥革命  

让学生理解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学习新课

(三)

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        起义爆发,清王朝土崩瓦解。 191211日 ,中华民国南京          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           。 212日 ,清朝宣统皇帝宣布退位,中国的                       被推翻。3月,颁布了                   。 41日 ,孙中山宣布辞职,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让给了         。从此,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通过下列材料把握《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  

第五十三条: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1、“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什么原则?主权在民  

2、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三权分立  

3、为何要加入第四十五和五十三条内容?为限制袁世凯权力  

4、第五条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确立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具有反封建性  

探究二:(学生分组讨论)  

有些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些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如何看待这两种看法?(联系必修1  

【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基点: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标准:是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格式:从性质(实质)、进步性和局限性三个方面进行。  

(1)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直接的结果)。  

3、制定《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最伟大的功绩)。  

4、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社会面貌发生重大改变,促进社会的进步(最深远的意义)。  

5、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7、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意义)  

(2)辛亥革命的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填空形式来实现重点的突破,打破学生以往接受结论性知识的习惯,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2、通过材料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材料的能力。

   

   

   

   

   

   

   

   

   

   

   

   

3、通过分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认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4、在学生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点拨,师生共同归纳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第1课时小结】

   

【第1课时小结】: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创立和辛亥革命两目的讲解来完成探究一孙中山为推翻 封建 君主专制做了那些努力?  

1、组织上——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2、思想上——三民主义  

3、实践上——辛亥革命  

   

知识总结,以结构式板书为依托,对本堂课知识点进行结构化处理,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第2课时】

   

学习新课

(四)

第四目:愈挫愈奋,捍卫共和  

(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一目,略讲、由学生从名称、起因、经过、结果自主学习)         

1)孙中山辞职后,开始致力于民生主义,他认为实现民生主义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  

         ,特别是交通运输业中的        建设。  

2)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背信弃义,不断破坏共和,使孙中山清醒过来,再次举起斗争的旗帜。他先后发动和领导了:                               

                     ,但捍卫共和的斗争屡屡失败。  

[材料过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若夫革命主义,为吾辈所倡言……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  

材料二:“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                 

       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  

        认清帝国主义面目,提出明确反帝主张  

   

   

   

1、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填空形式来实现对知识的梳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通过提供材料情境帮助学生突破和理解难点知识,取代教师结论性的传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新课

(五)

                            第五目:伟大转变,与时俱进      促成国共合作  

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填空)  

1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孙中山接受中共的        的政治主张,确定了      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奠定了           的基础。孙中山做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政策转变。  

2)应发动北京政变的冯玉祥邀请,孙中山抱病北上。        312日,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  

问题过渡】:为什么能够实现新旧三民主义的过渡?  

①条件:  

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旧三民主义为指导);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中共的帮助  

材料练习:材料一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1924  

俄国革命指什么?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国共合作的实现:1924  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大革命开始标志)  

③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华民族自求解放;  

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  

一律平等。  

①不反帝→反帝  

②反满→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  

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  

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  

②普遍平等比抽象提高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较为空洞)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实行“耕者有其田”。  

①节制资本  

②扶助农工  

认识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社会主义的好朋友)  

【问题过渡】: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转变,有什么区别?  

复习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联系必修3专题四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探究三:国共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如何理解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基础?  

²        复习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相同: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政治基础)  

   

   

   

1、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填空形式来实现对知识的梳理,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

   

2、以问题过渡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3、通过条件或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4、利用表格,使得新旧三民主义内容形成鲜明对比,帮组学生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

   

   

   

   

   

   

   

   

   

   

5、通过探究三的问题设置,进一步突破该重难点知识,并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学习新课

(六)

(六)孙中山逝世  

     19253月,59岁的孙中山因为肝癌晚期在北京去世。临终前,孙中山留下了人所共知的《总理遗嘱》,第一段是这样说的:“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救中国“和平,奋斗,救中国”。也正由于此, 192961 ,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各国使节、各界群众前往送殡,队伍长达3公里。59岁本应是一个政治人物的黄金年代,但天不假年。尽管孙氏已死,但他的精神永存人间,这就是“浩气长存”。他最终留给人们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名言。

   

通过对这一目的学习,使学生对孙中山一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并通过这一目让学生感受孙中山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己任的爱国精神。

学习新课

(七)

(七)孙中山评价  

评价人物方法:(引导学生回答)

1、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史实;

2、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

探究四:你如何看待这位20世纪引领历史的先驱?

【掌握评价人物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评价孙中山】

本课升华  

名人眼中的孙中山:

    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毛泽东  

    他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              ——列宁   

他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向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鲁迅                       

    先生不仅唤醒了中国人民,也向全人类指明了一条自由之路,我们在印度把他看做如同我们的国父圣雄·甘地一般。                                     ——贾卡尔(印度国大党领袖)  

探究五:“ 孙中山 先生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那么他为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遗产呢?”孙中山精神:

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③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

④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评价认识: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生坚持民主革命(或是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步;最终走上国共合作之路。

   

   

小结】: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  

                    投身民主革命     创建同盟会开展武装斗争     推翻封建帝制       捍卫共和制度        促成国共合作    为民主革命鞠躬尽瘁  

2、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  

3、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中国国父)  

历史贡献: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高举“三民主义”大旗,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 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了民族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后为捍卫民主共和进行了不懈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并继续推进中国革命,促成了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  

   

   

   

互帮互助

释疑解难

学完这节课,你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呢?请畅所欲言,让大家一起来帮你解决!!!

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给予学生学习应用展示的空间。

拓展空间

参考网页:

 www.1history.cn (中华历史网)

 www.lsfyw.net (历史风云网)

 www.zxls.com(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http://lishi.fsjy.net (历史教与学网)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展现自我能力的空间。

巩固练习

题型:思考题

利用顾泠沅学习理论中的反馈原理来检测学习效果。

巩固练习:  

探究一:请草拟一份 孙中山 先生的追悼词  

探究二:请制定出一份 孙中山 先生的大事年表  

(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一作答。要求:学生课后完成,重点突出孙中山的主要贡献)  

   

   

【知识框架】

                                                                                                           

                                     医人     医国  

       弃医从政,图谋救国  

                                   改良     革命  

                                              兴中会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条件:革命团体的建立   华兴会  

                                                       光复会  

       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建党:                    民族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纲领:三民主义    民权  创立民国  

                                                        民生   平均地权  

      文本框: 孙中山评价(主要贡献)                              影响: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武昌起义: 19111010日                                  

        领导辛亥革命,                          时间: 191211日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国民国成立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孙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影响:第一次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次革命  

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孙中山  捍卫共和运动失败的教训  

        促成国共合作  条件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  

                        中共的帮助  

                        实现:19241   国民党“一大”召开   

                        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逝世: 1925312日 

   

文章录入:周玉梅    责任编辑:michaelx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无锡市堰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