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大多数科学探究都是利用实验等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发现和理解化学科学知识。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人在挫折的情境下,最容易失去理智,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来。所以也要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我在多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也可以利用容易失败的实验创设挫折情境,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成长, 寻找适当的探究素材,既能给学生挫折教育,更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挫折情境,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成长。
在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中,学生首先通过学习科学家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然后仿照原理设计方案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经过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分别根据设计方案做实验,在做完实验后发现:有的学生的实验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约等于1/5,但还有学生的实验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小于1/5,甚至还有的学生的实验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1/5,学生对这些结果是大大出乎意料之外的,远远超过了学生的实验预想,也是很多学生第一次遇到实验失败这种情况,如果这时及时抓住这一锲机,继续深入探究,会发现更多的信息。所以,我要求学生继续讨论出现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并把实验结果约等于1/5的学生分派到别组参与实验讨论,共同探究存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学生分别找出了不同的原因,然后经过全班讨论整合,又分类总结了这些原因,如空气中氧气含量小于1/5的原因主要有:①使用的红磷的量不足,使瓶内的氧气没有消耗完;②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没有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④实验开始时导管中有空气而实验结束时导管中有一些水,损失了一些水;⑤当氧气消耗到一定程度时无法继续支持燃烧,氧气并没有全部消耗;⑥装置漏气;……
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1/5的原因主要有:①没夹紧止水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和水中逸出;②先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后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③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通过这一讨论,学生不仅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有了本质的理解,还对失败实验也有了一定的解决方法,而且还能从解决的问题中有了更大的知识收获。学生在第一单元中已通过蜡烛燃烧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但还很薄弱,通过这一实验可以继续巩固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实验失败,敢说不,敢与追究原因,而不是随意放弃,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为后面的实验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和深入思维的能力。
“人生自古多磨难”,无论在哪个社会里生活,个人的社会需要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得到满足,遭遇挫折是难免的。所谓“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等等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愿望而已。实际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某些方面的目标不能实现,总会有事情办不成,总会有天灾人祸发生,因此,遭遇这样那样的挫折,只是挫折的轻重程度不同,产生的影响不同而已。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各种化学困难,他们很多会由从信心十足到受到挫折,信心逐渐丧失,到最后完全对化学丧失信心。作为化学教师,我利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利用实验这一特殊的手段,把挫折教育贯穿于整个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来帮助学生渡过一个个挫折,端正学生对待挫折的态度,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学生一到初三学习化学这门新学科时,可能临近毕业,学生刚升入初三,很想好好学习,但已经历了语数外物等各门学科中的挫折,所以把希望寄托于化学这门新学科,由此可见,学生对化学已有了一定的兴趣和信心,但学生也是很脆弱的,他们非常害怕再次受到挫折,而学习是不可能没有挫折的。我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挫折是难免的,更要帮助学生认识产生挫折的原因和解决挫折的方法。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实验可激发学生很大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原理,但做实验也要很多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教材一开始就利用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学习观察现象的方法和描述实验现象,学生对蜡烛比较熟悉,兴趣很高,觉得化学很简单,再通过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虽然教材已作了一定的安排,但是学生实际的实验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一到第二单元空气时,学生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就要遇到第一个挫折,我首先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方案,以减轻学生的挫折感,但实验结束后,还是有很多学生实验失败了,第一次失败就很重要,既要恢复学生的信心,更要告诉学生解决挫折的方法,所以我特意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特别安排实验成功的学生加入他们的讨论,利用各自不同的实验经历来查找原因,然后全班总结,这也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到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科学探究中,这是学生第一次经历动手的大型的科学探究,学生既激动又害怕,毕竟高锰酸钾离生活较远,学生先用排水法收集了两瓶氧气,可能是时间关系,学生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很多学生并没有看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很多学生把它归于害怕、紧张,只羡慕其他做成功的学生,也许,他们心里也很想成功,但会自认倒霉而过去了,但如果多次经历实验失败,时间一长,他们就会对实验失去兴趣,把实验看成是模仿动作而不去深究理解实验背后的化学原理。所以在下一课时,我再次把它提出来作为讨论,学生再次掀起讨论高潮,经过讨论,总结出没有成功的原因有:①铁丝表面有铁锈,没有用砂纸砂干净;②氧气含量太低;③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铁丝竖直伸入;④点燃的火柴伸入集气瓶太早,已把氧气消耗完了;⑤铁丝不纯。……
这是学生第二次遇到的实验失败,实验不会一做就灵,不会像变魔术的表演,学生接连受到实验挫折,自信心虽然大大降低,但已有第一次的经验,知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经过讨论,查找了原因,学生又恢复了自信,而且认识到实验成功是不容易的,实验失败了也要敢与追究原因,逐步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特别是实验分析能力。受点挫折不要紧,关键是遇到挫折时怎么办?有了两次的挫折经验,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抗挫折的心理素质,更具有一定解决挫折的方法和信心。
学生在二氧化碳制备原理的探究时,学生发现碳酸钠粉末、石灰石颗粒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有很大的不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能迅速持续产生CO2,难以控制。而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能持续、稳定的产生CO2,便于控制,学生会主动提出疑问:为什么同样与稀盐酸反应,两者的反应速度会不同?若用碳酸钙粉末,速度如何?我让学生自主展开讨论,学生的一致观点是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有关,由于碳酸钠是粉末,且是纯净物,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比较大,所以反应速度比较快;而石灰石是混合物,且是颗粒,碳酸钙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比较小,所以反应速度比较慢。如果是纯碳酸钙粉末反应速度也会大大加快。
从刚开始的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和学习科学探究到后来的跟从探究再到主动从失败实验中追究失败原因,表现出学生已从被动实验中走出,变为主动实验,真正领悟探究的真谛,牢固掌握探究背后的化学知识。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已从挫折中走出,不再惧怕挫折,会用解决挫折的方法主动查找实验不同的原因,表现出学生已真正喜欢化学学习。
知识的获取,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锲而不舍地追求才能完成.虽然成功能给人带来满足和愉快,但一贯成功对学生是不利的,容易使学生滋长骄傲情绪和兴趣降低.特别是有些好胜心强,易骄傲自满的学生,化学刚开始较容易,他们沉浸于自我欣赏,偶而取得的成功,也会错误地认为是自己拥有超群能力的证据,而盲目骄傲,一旦受挫,特别到学习化学原理时,他们又容易变为自我怀疑和信心不足,随着内容越来越深入,兴趣逐渐丧失,到最后的无动于衷。因此,有必要使学生经历一定的挫折,以锻炼其意志和正确对待失败的态度与处理失败的能力一一即抗挫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我积极探索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实验教学渗透挫折教育,把化学教学变成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实践活动。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正视挫折、承受挫折和克服挫折的教育,是关于意志品质的教育,它是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当今许多发达国家教育的共同课题。帮助学生共同经历挫折,共同克服挫折,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意志,而这种精神是需要从挫折和磨练中提炼出来的,挫折教育是一种使学生受益终生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