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
作者:季敏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24 12:05:26 文章录入:季敏艳 责任编辑:徐宪新 |
|
编辑部的故事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 设 计 者:季敏艳 教学题目: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四单元 第一节 文本信息加工 课 时:第一课时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很多知识点在在义务教育阶段都已讲过,所以要避免单纯重复地“炒冷饭”。为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不再深究软件本身的知识体系,只涉及基础性的或要用到的知识技能,其它的技能可鼓励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或探究。更侧重于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信息加工的内涵和实际价值,从如何分析问题需求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学生分析】 新课标将高中教学起点定位为“非零起点”。确实,通过课前对高一各班的在线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利用常用的文本加工软件WORD对文字进行编排,包括版式、格式、字体、18luck娱乐城 混排、添加页面信息、排版输出等,能够对文本进行简单的排版。但是,学生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恰当地选用相关的工具软件,并以合适的技术形式来表达内容、呈现创意,明显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即对于根据任务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整体规划和设计制作等能力。学生虽为“非零起点”,但起点或多或少都会有差异,个别学生差距还较大。 【教学目标分析】 l 知识与技能:学会分析需求,寻找技术支持,归纳内在规律;熟练使用文本加工软件对文本进行加工和表达。 l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工具和解决方法,并以恰当的技术形式表达。 l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将信息能力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增强团队写作能力,培养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l 重点难点:学会分析需求,并找到合适的技术形式来表达,即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1、以编辑部“职业体验”为背景,模拟校园生活中真实、熟悉的情景,转换角色,学生变成了编辑部“编辑”,而教师仅仅是一位指导者和观察者。学生以一种新奇独特的方式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激发了感官上的愉悦或惊奇,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2、主题式单元教学设计,设计成3课时: 第一课时:文字排版。以卷首语为例,学生分两个层次对比分析原稿(未编辑)、初稿(页面设置、段落、字体)、二次改稿(其它格式,如分栏、首字下沉、边框和底纹)的排版区别,并根据已学知识探讨实现的技术,完成文字的编辑排版。 第二课时:18luck娱乐城 混排。学生从多个优秀作品不同角度分析自选图形、图片(装饰或突出主题)、艺术字在版面中起到的作用,探讨实现的技术及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完成所负责文章的润色工作。 第三课时:评价完善。教师课前将所有文章整合进同一个word文档,课堂中各栏目组除了欣赏其他小组的版块之外,自评、互评出彩之处和不恰当的地方,渗透审美,再次进行修改完善(如添加页眉页脚、使用的图片是否恰当、色调是否协调等),最终形成一本完美的作品。如有机会,可以将多个班级的作品交流展示。 3、分栏目组合作学习,由业务过硬的学生(对文本加工软件掌握较熟练或具有一定的统筹能力)担任栏目负责人,以点带面,以优带差,用团队的力量形成知识互补。 4、两段教学模式。一节课分为两段,这两段在信息能力上是递进的。第一段侧重挖掘知识形成的过程:目标定位,即从刊物性质和受众角度分析其影响力;修改什么,即指出原稿中存在哪些问题,学生会提出一些模糊的效果(也有同学能说得比较准确到位);如何修改,即用什么技术或方法修正刚才指出的问题,要注意哪些要点。最终形成逻辑化的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知识结构图能成为自主学习的有效帮助。第二段侧重运用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栏目组内任务的分配由学生自主协调,每位学生编辑的文章均不相同,我给出了局部参数值,但不提供预设的步骤,所以无法照搬照抄老师或其他学生的排版模式,杜绝了复制品的出现,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及创造性。而个人的排版情况又会影响到整个栏目的编辑质量和进度,促使学生发挥互助性,增强责任感和团队荣誉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进入堰中已经半年多,同学们阅读过校刊吗? 学生活动:《雁行》 教师活动:(展示校刊)《雁行》每期校刊从主题的确定,文章的组稿、筛选、录入,18luck娱乐城 的编辑、排版等,都是由雁行文学社社员们合作完成的。我是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正逢社团招募新社员,从这节课开始,我正式邀请高一2班同学加社团编辑部,为文学社添砖加瓦。今天的重要任务是一起来帮忙完成新一期文章的编辑排版工作。(揭题) 二、任务修复 知识梳理 教师活动:从之前的摸底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最熟悉最擅长的就是文本信息的加工处理,最擅长的工具是word。那我首先来考验考验各位小编的功底到底如何。 (展示同一篇文章,对比未排版和已排版) 你更倾向于阅读哪种版面?为什么?
学生活动:第二种或者第三种。视觉清晰、舒适、更美观。 教师活动:确实,文字排列组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影响了读者的关注度。那原稿需要做哪些改变?你又有什么修改的方法? 学生活动: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分析文章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如: 问 题 方 法 标题要醒目 字号变大 文字太紧凑 改变行距 段落区分不清晰,不符合阅读习惯 首行缩进 …… …… 教师活动:⑴对学生的分析有意识地板书归类记录,并适当提示补充,形成知识结构图。 补充说明:字号的大小级数不能太多,最好每个层级只是用一种字号大小,否则将造成整个版面杂乱无章。一般来说,第一层级的字号大小与第二层级的区别要比较大,第二层级与第三层级的字号大小差距要小一点。例如:标题三号、作者小四、正文五号。 正文行距要保持适中并且统一,不能太紧凑也不能过松散。行距的设置一定要比字距大,行距最少要在字高稍微50%以上才会看起来舒适,才能让“行”的感觉出来。 文字排得太严谨有时候会显得呆板,这是就要考虑阅读的趣味性,例如首字下沉、边框和底纹、分栏都能起到活跃版面气氛的作用,让文本内容产生很好的趣味性。 ⑵将本期的编辑要求渗透。
⑶自下而上归类菜单命令。
学生活动:岗前测试:编辑卷首语原稿。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同时观察有代表性的学生编稿作品,以便下一环节点评。当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完成以后,就进入下一个环节——评价与反馈。 评价反馈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编稿,渗透审美,请其他学生给出建议,鼓励学生做得更完美。对发现的共性问题提炼讲解。 三、分工合作 开放任务 教师活动:将学生以4-6人分组,每组承担一个栏目的编辑任务,要求和建议: ⑴每人至少承担本栏目一篇文章的编辑任务。 ⑵栏目负责人发挥自己的业务优势和领导才能,但不能以“救世主”的姿态代替组员完成任务。 ⑶部分要求参照知识结构图。 ⑷珍惜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学生活动:快速地推选业务和沟通能力比较好的同学为本栏目组负责人。在栏目负责人带领下,小组内部自主分配任务并努力完成。 【教学反思】 一个优秀的主题设计不仅有利于理清课程的组织结构,还能够在相关学习概念和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强化对主题的理解,形成更加完整、更加坚固的知识体系。本例设计中,学生能够在基于课堂合作学习的主题式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学习,不仅收获知识,更是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分组常常依据人情关系,如好友,教师一定要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适当调配但又不能引起学生反感情绪;学生本身审美修养比较欠缺,大多都是凭自己喜好主观判断;对学生作品的反馈点评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又缺少修改的时间……教学的提升还需要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地实践创新,但每一次都是美妙的尝试。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