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高三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 | ||||||||||||
作者:徐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10 9:12:32 文章录入:王敏 责任编辑:michaelxu | ||||||||||||
|
||||||||||||
《高三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 堰桥中学 徐红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读课标】该课标的行为动词是“举例说明”,认知水平属于理解的层次;认知内容是“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由认知内容可以得出:这条课标的重点不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调配的具体情况,而是关注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不好的两个方面。从空间方面来分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对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和调配中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教材分析】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空前紧密。本节教材通过对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着重探讨了两大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从而揭示出资源跨区域调配深刻的内在原因及历史背景,确立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分析我国其他的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作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分析资源跨区域调整的必然性 ②了解西气东输的三方面原因 ③理解西气东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④通过对西气东输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我国其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方法。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创设自主和合作相结合的探究氛围,使学生掌握运用地理信息,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 3、德育目标 ①使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从而了解我国一些调配资源的规划、建设的情况,激发学生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的热情。 ②学会与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③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与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考点分析。 设计意图:结合历年高考测试要点分析考点、考情,使学生明确目标,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2、“西气东输”复习设计 (1)线路 [图片展示] “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 [提问]①西气东输的起点和终点在哪? ②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③沿途经过哪几个省级行政区和省级行政中心? ④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西气东输路线示意”图,复习了有关区域地理的知识,让学生对西气东输工程有一概况,为后面的原因和影响复习作好铺垫。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2)原因 [讨论]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西气东输? 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具体分析]中西部:资源丰富、消费量小—供过于求: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经济优势。 东部:资源贫乏、消费量大—供不应求:经济、技术优势无法发挥。 原因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原因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3)影响 [讨论] 西气东输的实施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 总结:将“影响”整理两个角度(中西部和东部),三个方面(经济、社会和生态) (4)总结“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思路” 源地————————————目标市场 线路、原因、影响 线路:怎么调配?调配的方式及线路走向。 原因:为什么调?资源分布不均及供求矛盾是根本原因。 [资料展示]中国煤炭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分布图。 [观察思考]各资源分布特点,导致这些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影响:两个角度:调出区和调入区;三个方面:经济、社会、生态来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利弊。 设计意图:通过西气东输这一具体案例的复习分析,帮助学生构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分析模式,再用这个模式去分析其他资源调配工程。为以后案例分析做好知识铺垫。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迁移 (一)西电东送 [图片展示]:“西电东送“线路图 分小组讨论:结合图片,分析西电东送的线路、原因和影响 设计意图:由于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同为东西向的能源调配工程,在原因和影响上极为相近,所以首先引入这一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运用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模式来分析,难度较低。在及时巩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
(二)南水北调 [图片展示]南水北调线路图 [资料展示]我国南方、北方水土配合情况 南水北调工程对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 分小组讨论:南水北调工程的线路、原因和影响。 设计意图:南水北调工程与西气东输虽同为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但具体原因和影响有较大差别,所以在此教师提供较多的资料给予参考,让学生认识到分析思路适用于案例,但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结合材料是分析问题的首要原则。 【板书】 西气东输(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线路 二、原因 1、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不匹配。 2、调节能源消费结构 3、我国油气资源战略重点转向西部 三、影响
【反馈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迁移理论在地理教学策略中的应用。必修三均为案例教学,所以教学的重点不只是某个教材上呈现的具体案例,而是一类案例的学习。基于这个原则,本节课的教学思路采用了从具体案例中提炼出一般思路,再用这一般思路来解决某个具体案例。两个案例的选取:西电东送与西气东输同为能源的调配工程,在原因和影响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在提炼出分析思路后马上呈现,学生易于突破,从中学会了解题方法,同时增强了学习信心。而南水北调与前两个案例有较大差别,所以材料的呈现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以帮助解决问题。 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建议:由于本校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要求学生用一般模式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无法顺利解决问题,此时,老师的介入只会增强学生的依赖思想,最好的解决方法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引入“兵教兵”模式,让每位学生畅抒己见,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此外,在西气东输这一教材案例的复习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显得较为陌生。建议课前增加自主复习时间。对于这一案例的透彻的理解有助于以后两个案例的学习。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