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实践生命教育 绽放生命光彩 |
作者:鸡西九中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5 9:37:10 文章录入:michaelxu 责任编辑:michaelxu |
|
实践生命教育 绽放生命光彩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九中学 生命教育以它清新温情、充满活力的脚步悄然向我们走来,如一缕春风吹遍了第九中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校园洋溢着安宁和谐,充满着生气盎然。我们执守着教育的真、善、美的崇高理想,遵循生命的特性,凸显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激励生命的创造,丰富生命的意义。我们在思考中摸索,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 一、依托生命教育课题,让教育盈满生命的情怀 我们不断探索生命教育的途径,研究生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当接到了“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子课题任务下达书后,我们开展如下工作。 ●迅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由各科室主任、生命教育课教师、班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自愿参与的生命教育课题研究小组,全面负责此课题的研究工作。 ●改革机构,转变职能。将原政教处改为生命关怀办公室,其主要职能是在原来的常规管理基础上,重点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生活质量。帮助弱势群体排忧解难,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等。同时还增设课程研发办公室,具体负责生命教育的实施与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其目的是加大生命教育课题的管理与实施力度。其他科室协助实验的管理与研究。 ●学校出台了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和激励策略,以此保证课题管理的规范性及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依据生命教育理念,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次召开不同层面的会议,研究制定了学校总体实验方案和措施。随后,由课程研发办公室组织教师拟定自己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实验组成员按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生命教育的实验研究工作。 二、依托生命化德育,让道德的生命自主成长 生命化德育将学生看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道德生命体,是学生寻找生命本义的必由之路,不只局限于封闭课堂教学中的抽象教条,而是发生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深入思索,实施“生命体验、生命叙事、生命宣言”三种生命化德育教育方式,尊重道德生命,还德育一片温馨的天空,使道德生命自由,自主和自觉地成长。 1、生命体验。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本身的体验。我们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通过体验生命的积极行为,强化生命意识,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奥秘,体验人生意义。主要分为六个系列: 第一个系列是感恩系列。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和体验,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从感恩的体验中,学会尊重,培养责任感。 ▲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的节日,教育学生不仅仅要喜欢过节,而且还要领悟节日的内涵,寻找到生命的起点,就是首先要理解、尊重并且感谢生养自己的父母,才可能热爱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以及他人的生命。我们开展了“十大孝子评选”活动,并在母亲节前夕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仪式中,大屏幕上先播放了一段长达20分钟母亲剖腹产子的影片,记录了一个母亲如何历尽艰辛与痛苦,将一个新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的全过程。锋利的手术刀,血肉模糊的腹部,艰难的过程,新生命出世的喜悦……影片让在场的师生紧张与沉默。当初生的婴儿被抱到虚弱的母亲身边时,屏幕上出现了“谢谢你,母亲!辛苦了,妈妈!”的字样,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献给银幕上的母亲的,也是献给生活中每个伟大的母亲的。我们又趁热打铁,伴随悠长婉转的乐曲播放孩子们在父母亲情呵护中不断成长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也许是平日大家都太忙了,也许是大家习以为常了,当温馨的乐曲响起的时候,当心灵沉寂下来的时候,对父母的那种感激、心痛、歉疚充盈了在场每个人的心房,很多人都在默默地流泪。学生向母亲献礼时,发自肺腑的“妈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安康”的问候,令所有的母亲潸然泪下;教师对获奖学生颁奖词的激情朗诵,主持人对获奖学生事迹的真情讲述,获奖学生饱含深情的获奖感言,这时很多人已泣不成声了。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真正明白了“百善孝为先”的深刻内涵。 第二个系列是尊重生命系列。告诉孩子们,除了理解他人生命之外,还应学会不妨碍他人,为他人提供便利,让他人过有序的生活,这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这其中重要的环节是学会文明规范礼貌地善待他人、善待家园,所以我们举办了《诚实守信》、《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与春天有约,建绿色家园》《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文明礼仪承诺》等活动,积极倡导学生全身心地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希望他们自主汲取成长养分,用鉴赏的眼光去认识世界。 第三个系列是珍爱生命系列。教育的过程中,告诉孩子们“我”很重要,要学会欣赏,保护自己珍贵的生命,并且用自己珍贵的生命学会为他人为社会奉献。为此,我们举办了“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安全伴我行——交通、消防知识专题讲座”“少年模拟法庭”“防震防火疏散演习”“法律知识进校园”“国防签名仪式”等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了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珍爱自己,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更有活力,更具光彩。 第四个系列是欣赏生命系列。我们告诉孩子们应该学会欣赏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我们不断的鼓励孩子们超越自我,欣赏自我,告诉他们人生有梦,有追求,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为此,我们每年都要举办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追梦——参加军训,走入军营”、“三好学生竞选”、“竞自律委员,做校园主人”“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和感悟中学会品评、学会咀嚼、学会欣赏。 第五个系列是夯实生命成长的根基系列。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中学时代是最适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是由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我们紧紧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夯实基础,引领成长,为学生生命的成长奠定基石。 第六个系列是社会实践体验系列。社会实践引导着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感悟生活……它是一种学校学习的补充和检验,也是一种更为广泛的学习的开始。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了“福利院慰问”“参观鸡西历史博物馆”“学雷锋社会奉献日”“社会调查”“推广普通话宣传”“清除白色垃圾,做环保使者”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培养锻炼才干,更新认识和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不断拉近与社会的距离;找到了自信的同时,也感悟到自己知识的浅薄,能力的欠缺。孩子们在阅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中,期待着将来属于自己的天空。 2、生命叙事。德育是一个塑造人的精神生命的过程,它指向于孩子的内心世界。而生命叙事是走入孩子内心世界,影响孩子精神成长的途径。 我校充分利用“给未来班主任的一封信”、“自我成长叙事”、“生生间互相评价”、“成长记录”“家校共建”“教师寄语”等活动,让孩子们时刻向教师和家长展开生命叙述。 ▲我校十分重视“德育导师制”活动的开展。成立了“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拟定了“德育导师制”活动方案;制定了“德育导师制”工作制度;给全体教师培训,解读“德育导师制”的内涵;聘请我市心理专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辅导;举行了结队仪式;建立了“德育导师制”学生档案;导师定期、不定期地与学生的谈话、交流与书信沟通,了解学生的心声与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予以指导。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情感上的萌动,处理得好的孩子,把它藏在心底,慢慢地淡化;处理不好的孩子,将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我校的王珏同学,在初三的时候,邻班的一名男孩走进了她的心灵,原本成绩在学年前十名的她,一度陷入了迷茫,成绩直线下滑。更让她感到痛苦的是,男孩根本没有与他交往的想法,她只是单相思。起初,她心理压力非常大,觉得自己有这样的想法很对不起父母和老师,但又放不下心中的那份感情,心中的两个自我在挣扎中较量。迷茫中她尝试着给生命关怀办公室主任写了一封信,信中是一首诗:看天空中的鸟自由飞翔/飞越时空/没有彷徨/却不知/飞到哪里都只是过往/在无限的天空中找不到云游的方向/就这样孤独飞翔。让杨主任给这首诗添个题目。杨主任从这首诗中看到了孩子的迷茫与彷徨,马上以诗的形式进行了回复:看天空中的鸟自由飞翔/飞越时空/迷失方向/却不知/拨开云雾豁然开朗/张开双翼不要彷徨/就这样执着地飞翔。飞到云朵里嬉戏/飞到神殿中偃息/飞离这个彷徨之地……/把梦想高高托起/放飞梦想/梦想是自由的……/就这样自由地飞翔。两首小诗架起了师生沟通之桥,这个孩子开始以书信和短信的形式向杨老师敞开心扉。她告诉杨老师:我明知道这种事情不会有结果,但难以割舍下这份情感,每堂下课只要在走廊里能看到他一眼,心中都会感到十分激动,我真的学不进去,每天只是盼着下课。面对这种局面,杨老师引导她控制自己的情绪,先试着一节课不出来,再试着两节课不出来,竟然有一天她所有的课间都没出来,杨老师及时地鼓励她,表扬她有定力。接下来,告诉她坚持21天就会彻底忘掉他。她很有信心坚持去做,并且每天都要到办公室向杨老师汇报是第几天了。中途她有时实在按捺不住,杨老师就逗她,让她进行感情转移,她果真如此,每天下课都到办公室看一眼杨老师,什么也不说只是一笑便离去。21天后,她激动地跑到杨老师面前,骄傲地说:“我成功了”。近两年来,两人共通书信30余封,互通短信60余条,后来这个孩子竟称杨老师为妈妈。在短信的回复与沟通中,有时短信被杨老师的儿子看见,她的儿子竟然十分生气,还生出几分嫉妒之情。师生的平等沟通和交流,使这个孩子彻底走出了情感的困惑,现在正以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信心备战中考。 德育导师制”活动,让师生在“我——你”的对话中,以生命唤醒生命,以生命感召生命。以生命灿烂生命,以生命成全生命! 3、生命宣言。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只凭借教师一味的说教,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需要的是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感悟与反思,在感悟与反思中自豪地宣称我是一个真正的“人”。我们进行“入学仪式”“毕业仪式”“入团仪式”“礼仪承诺仪式”、“每周升旗仪式”“人生叮咛”、“放学前一支歌”等仪式和活动,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氛围和仪式中,用心灵体验生命历程的悲喜,并学会自强、自悟和自我完善。 ▲为了让学生对初中学习生活留下难忘的记忆,感悟学校的真情关怀,在每年毕业生离校之际,我们都要组织以“惜别母校、扬帆远航”为主题的毕业典礼活动。当舒缓而深情的《爱之祝贺》音乐响起,将所有师生带入了依依惜别的离情之中。校长的美好祝愿,送上了深深的祝福;毕业生的真情倾诉,表达了潺潺的离别之情。当学生伴着《毕业生》的乐曲,踏上红地毯,走过“毕业门”,手捧校长送上的饱含深情的毕业贺书,撑起永远为他们遮风挡雨的金华雨伞时,师生相拥,泪流满面。当全体毕业班任课教师踏上红地毯,接受学生献礼时,全体毕业生发自内心的超出90度的深深一躬,化去的是教师的辛劳,浮起的是为师的欣慰。四年当中师生间有可能产生的种种误会和矛盾,随着这深深的一躬而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师生间依依惜别之情。 三、依托生命化班级,让班级充满生命成长气息 家庭是为孩子提供物质给养的第一家园,班级则是为孩子提供精神给养的第二家园。因此,我们满足生命成长的需要,为学生生命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生命的成长提供有意义的生活空间,努力构建生命化班级,赋以班级以生命的意义,体现生命的关怀,让班级成为生命成长的场所,让班级时刻充满生命成长的气息。 1、创建温馨的班级环境。为了使教室——每个学生共同的“家”,成为学生展示个性、自主生活的场所,我们每年度都要进行班级宏化评比活动,由班级师生共同策划、设计并布置,充分展现学生的美感及独特的创造力,让有限的教室空间变为无限的教育资源,让健康的价值观发扬光大。 2、确立积极的班级文化。班集体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重视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需求与尊严,因此,在各班制定班级规则和制度时,我们强调规则和制度设置要人性化,要顺应人的天性,即规则和制度要“少一点强制,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冷漠,多一点关爱;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各项各项管理规则的制定要与学生商量,提高学生自主认识、自主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我们要求在班级管理中要体现对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重点放在“防“上,而不是“罚”上,并且注意操作上要有“弹性”。 3、开展灵动的活动。作为个体潜能和个性得以表现和发展的途径,灵动的活动最有利于培养发挥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它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和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心理交流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每一次活动都由学生自行组织、策划和安排,不仅开展一些经常化、制度化的活动,而且开展了一些属于他们自己、体现个性创新、富有生命创意的活动。例如三年二班,形成自己独特的活动制度,周一为高效日,周二为奉献日,周三为论坛日,周四为展示日,周五为反思日,使得学生一周的学习、生活充实而快乐。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集合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推陈出新,把活动办成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让课业学习和能力发展相得益彰,更为重要的是,在灵动的活动中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魅力,锻炼了能力,体验生命的成功。 四、依托生命化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堂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土壤,课堂必须充满道德的阳光。我们倡导我们的课堂是生命化的课堂:即生命成长的苗圃、生命享受的乐园、生命创造的天地。 1、确立教学理念。我们坚信:1)教育的最根本的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选择。2)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潜能和学好的愿望,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有了这样的信念,教师就会从自我身上寻找教育教学的良法。 2、打造具有安全感的课堂环境 课堂应是一个适宜生命生长的环境。氛围宽松、关系和谐、心灵自由,对话。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流畅、心理安全的课堂环境,杜绝语言霸权和病理性的语言,让学生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下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3、依托“三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所谓“三课”:生命教育课、其他学科课及班会课。 生命教育课主渠道:本学期我们在全校四个年级开设了生命教育课,选用了四位专职教师授课,每双周一课时,教学管理纳入学校正常教学管理体系中。 授课前,为提高实验的针对性,我们进行了前测分析。向全校学生印发了“生命教育调查问卷”,从呵护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和与人交往,面对挫折等几方面展开调查,分析结果使我们感到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授课中,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精心收集音像资料,选用动感的场面和充足的生活资源创设情境,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诠释生命教育,使生命教育课不只是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命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知生命的独特与可贵,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获得生命的经验、信念和方向。 我们还要求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学生作为生命教育的绝对主体,许多课需要学生课前的参与与体验,学生在参与中感知生命的特征、体验生命的意义,使生命教育有机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从而引领学生确立生存与发展的正确方向,获得生命的健康成长。 生命课重在体验和感悟,因此授课后,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在读中品,品中思,思中悟,悟出自己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和真谛。 其他学科渗透:其他学科的教师虽然没有执教这门课程,但是生命教育这一流动着生命情感的教育却给所有教师带来的震撼也无疑改变着教学方式和评价策略。特别是在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钻研教材要联系生命教育,备课要设计生命教育,教学要渗透生命教育,评课要涉及生命教育,教研要研究生命教育,使我们学校时时处处充满着关注生命的气息。 班会课辅助:我们采取了“小课为主,大课为辅”的班会课形式,成为生命教育课的有力补充。“小课为主”就是抓好常规班会课,每周一各班要围绕生命教育六大理念并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展开讨论,引领学生自主地健康地成长。大课为辅:就是以一个年级或全校为单位,开展同一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这种大班会有两中形式:一类是大型的生命教育报告会。如:开学典礼全校师生曾聆听了著名演讲师邹晋的《让生命更加精彩》的报告。一类是以班级或学年为单位的生命教育主题班会在全校的展示,例如初三学年的《少年模拟法庭》。 ▲我校以一起网络伤害事件为脚本,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模仿法庭的整个审理过程,为了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带学生亲自观看了鸡冠区法院少年厅的案件审理过程,感受了法律的威严。在演员的选择上,我们有意安排了部分沉迷网络的孩子,让他们在模拟训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其中辩护律师扮演者曾是一位“小才女”,在文学写作方面很有天赋,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可是偶然的一次经历让她一度沉迷网络,难以自拔,从此一蹶不振。无奈之下,这个孩子被迫中途退学,父母花了一万多元在哈尔滨请心理医生为其治疗,可是一段时间的治疗不仅没起到作用,反而却引起了孩子强烈的反感,她非常想念学校的生活,强烈要求回到学校上课,这样她又重返课堂。后来,我们有意安排她担任辩护律师,参加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在反复排练的过程中,她逐渐对网络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当初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悔恨。加之老师、同学、家长和她本人的共同努力,她重新绽放了青春的笑脸,她的一首诗《我与过去无关》也发表在《金华校讯》上:在这怀旧的季节里/我将逝去的岁月重拾/我把往事摊开放在蓝天下/让阳光蒸发潮湿/让春风带走霉气/仅留下沁人心脾的清香/在空气里飘散/时间一点一滴地剥蚀着回忆/许多往事等不及我去修补/已化成尘埃融入大地/没留下一丝可寻的痕迹/我无法守住这份回忆/因为未来在前方等我去探索/只能任他消失在记忆的长河里/不哀叹/不后悔/因为我将谱写一份/崭新的故事/在这希望的季节里。经过精心的演练,模拟法庭的“审理过程”在娱乐中心呈现于全校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响,看后学生自发地举行了“拒绝网吧”签字仪式,让学生们明白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认清了上网的利弊,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健康上网,把网络变成帮助我们的好朋友,不要成为虚拟时空的俘虏! 事实证明,大班会不仅有力地弥补和支撑了小班会,而且,独辟蹊径,成为我校生命教育的一大亮点。 五、依托生命化教师,让教师实现生命的内在价值 我校树立“教师第一”的理念,制定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完善校本教研制度,采取“教科研训”一体的研培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让教师实现生命的内在价值。 首先、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第二、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我们本着“找准目标、自主定位”的原则,实行分层管理,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四个层次:1、劳动模范2、有道德的工作者3、有文化修养的教育者4、学会自我反思与改进的实践者。根据以上目标,教师自主选择,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并按计划加以实施。 第三、实施“教科研训”一体的研培模式。一是我们以读书和思考为主线,以观摩和交流为途径,以读书笔记、启示感悟、案例反思为结果,倡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学习;二是“走出去,请进来”,让我校教师去上海、洋思、武汉、北京、盘锦、哈尔滨等地培训学习,聘请了鸡西教育专家和知名人士进校讲学;三是进行主题交流及人文讲座,为教师搭建了观摩和交流的平台;四是开展教学型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五是开展研究型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六是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第四、改进评价策略。我们整合各种评比活动,把所有评优晋级活动,都纳入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重在考察教师参与研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和实践智慧的增强。 六、依托生命化课程,让课程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 课程永远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师生面对面沟通最直接、最常规的途径。我们深入思索,如何在课程层面中彰显生命的意义,从而使生命化教育理念在课程中得以体现。 为此,建校以来,我们按国家要求开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同时尝试开发校本课程,努力构建利于每一个生命成长的育人生态,尝试开发了五类校本课程。 1、“厚德明理”课程——开发了《读品悟》《人生叮咛与启示》等校本教材,利用每周一、三、五语文晨读的10分钟时间由语文教师负责上课。还开发了《好习惯益终生》校本教材,由班主任教师利用双周周四时间上课,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 2.“生命教育”课程——我们选择了《生命教育》教材作为主要载体,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及意义。此课程我们利用双周一次的生命教育课来完成,主要由班主任教师来上课。 3、“延伸补充”课程——我们主要编写了《作文指导与体验》专用教材,利用每周的作文课进行作文的指导、实践、讲评、提升训练,提高学生的创作素养和写作热情;我们还开发了政史地学科的全序列学案,现在已基本上成为符合我校校情和学情的辅助性校本教材。 4、“特色选修”课程——我校相继开发了《版画教材》《素描教材》等特色教材,我校坚持利用每周二、三、四的第七节课或第八节课开展特色选修课程,版画课程的开设颇具规模,素描课程现在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5.“阳光读书”课程——我校开设了阳光读书课程,开发了《我读我写》《悦读》校本教材,每个学年双周开设一节读书课,由语文教师负责指导,通过读书课程的开设,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七、依托生命化校园,让学校成为生命成长的乐园 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熏陶与浸染的作用。为此,我们精心打造“品味高雅,人文见长”的校园,使之成为生命成长的乐园。 1、建设生态化校园环境 ●我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确立为“生命 ”。 ●学校的标准颜色:一取自象征生命的“绿色”,其寓意着勃勃的生机与无限的希望;二取自于金色年华中的“橙红色”,其寓意为九中的发展红红火火,九中人火热的激情与斗志。 ●细节呈现文化:我们精心于校园每个角落的设计和布置,让每一处景点都充满生命的气息,使师生时时刻刻地感受着生命之光的照耀,时时处处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 2、创设人性化校园氛围 在生命教育的旗帜下,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们能够改变的事情做起,着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愉悦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和学生体验和谐的氛围所带来的幸福。在实践中,我们做到: (1)尊重。我们力求创造一个尊重人的价值和生命的环境,使校园成为一片道德的净土。我们充分尊重学生和教师,定期进行座谈、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需求,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每学期的活动计划,避免工作的盲目性,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我们更尊重家长,我校的服务理念是:学校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但我们坚信通过百分之百的服务让家长满意。我们定期向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对家长的意见,我们以诚恳的态度接纳,以积极的行动践行。 (2)人文关怀。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更加注重关心、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教师。学校安排通勤车,负责接送家远的教师上、下班,接送教师子女上学、放学,对有子女参加中考、高考的教师实行弹性工作制。为了解决家长雨天为孩子送雨伞的麻烦,学校特别购置了千余把雨伞,解除了家长后顾之忧。 (3)满足师生的精神需求。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需要补充精神营养。为此,每逢节日或假期旅游,我们都要精心筹划、组织形式独特的娱乐活动,每次都给教师带来一份惊喜、一份感激、一份回味。 每逢圣诞节,学生们都喜欢互赠礼品,表达问候,为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每年圣诞节这天,学校大厅都会装饰一新,清晨,伴随着铃耳响丁当的乐曲,“圣诞老人”向学生们问候,随后校长向全校学生赠送圣诞礼物。尽管这是1000多次的简单重复,但对校长和学生来说,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每一次都是激动人心的。从学生激动的神情中,从与每一位学生的对话中,我们体验到了全新的意蕴,也因此衍生出许多新的教育契机,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成长故事。 3、建立民主化师生关系 我们倡导九中人要以平平常常的心态,快快乐乐的心情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尤其是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让教师把微笑带入课堂,学校特地为每一位教师赠送一面镜子。上面写着:“别吝啬你的微笑。如果学生生活在微笑中,他就会成为一个快乐之人,创造之人。”以此提醒教师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以火热的激情对待学生,让校园真正成为师生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圣地。 4、发挥网络与媒体功能 我们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校报等媒体,辐射生命教育,开展生命教育。 在校园网站上,我们专门开辟生命教育专栏,上传了教育专家的权威作品,如肖川教授的《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裴娣娜教授《关于生命教育的几点思考》,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的《打造生命教育的精品》等文章,同时我们还上传了学生“感悟生命”集锦和教师有关生命教育的文章。 在校报《常青藤》上,我们开辟专栏,介绍生命教育,宣传生命教育,营造生命教育氛围。如我们曾刊登了《解读生命教育》,让师生了解生命教育的宗旨;刊登过《残缺的完美》,让我们认识到残缺也可以创造完美;刊登了部分学生的《感悟生命》集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而且加深了学生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和顿悟。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