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改非常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文本,挖掘其思想内涵,从而展开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但是很多学生阅读文章时,往往是心浮气躁、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对于文章甚至有时处于一种“沉睡”的状态。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帮助学生能够沉静下来阅读文本,从而使学生能真正做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对社会和人生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是断章取义,这是因为学生不能完整地阅读完整篇文章,这种现象往往是学生觉得文章太长,没有耐心读下去。阅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也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要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难度过大,则学生兴趣丧失;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可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成就感,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是一积累的过程,如何在这一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耐心,这就需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阅读材料的选择可以先让学生接触一些篇幅较为短小,内容浅显并且是他们相对感兴趣的文章,阅读时可以做一些札记或写一些读后感之类短小的文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积累一定的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达到语文熏陶,潜移默化的目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有了兴趣,学生阅读文章的耐心也就培养起来了。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叶圣陶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比喻:“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么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要让学生沉浸于文本中,创设一个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是很有必要的。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描绘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状态或景象表现出来,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先通过一些精彩的导入来创设情境,如采用一些与文章相关的名言警句、故事、诗词、图片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对于阅读文本,创设情境必须让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来感悟文本,边感悟边想象。如《荷塘月色》一文中,大量地采用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对景物进行描写,因此对这些景物的分析,可让学生通过朗读、品味相关句子的方式,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来把握相关景物的特点。
通过此种方式创设情境,其实是对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培养,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他们有了情感的体验,也就真正进入到文本中去了,做到了读者、作者与作品情感交流、相通共融的局面,就能达到理想的学习高度,得到良好的精神层面的收获。
三、引发冲突,达成共识
学生不能沉静下来阅读还因为我们教师的条分缕析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学生在阅读课上只会记住教师的结论,而自身没有深切体悟的过程,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发挥。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也就是所谓的“认知冲突”,在这种冲突中抓住文本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判断。若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首先要基于对文本的体验;更提倡学生对文本有独特的理解,提倡个性化的阅读。
如对《边城》的解读中,对于作品中人性美、人情美、风俗美的理解,并不是我们教师一味地去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己透过文本的环境、人物的分析得出这些美,从而把握作者的创作动机;又如《鸿门宴》中对于项羽和刘邦形象的解读,在立足于文本的基础上,对两者谁是真正的英雄,可以让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根据文本内容找出依据,最后得出结论,当然,结论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通过认知冲突,达成一定的共识,这种阅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阅读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沉浸文本,静心阅读,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灵感,那么,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长年累月,必然会沉醉于文本的阅读中。
此外,还有多种方式能让学生沉浸文本,静心阅读。如圈点关键词句进行评点、质疑等,这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体验的过程,学生就能静下心来阅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也一定会得到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