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您现在的位置: 无锡市堰桥中学 > 教育科研 > 教研论文 > 正文 今天是: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优化教学策略,成就高效课堂
无锡市堰桥中学艺术组2013—2016三…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提高音乐课堂教…
堰中“十一•五”规划课题中期…
《以增强耐挫力为突破口,优化普通…
关于举办07年度无锡大市政治学科论…
关于“2007年无锡市中小学信息技术…
第九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获…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关于组织我区高中教师参加省普通高…
以音乐为本,塑造美好音色           
以音乐为本,塑造美好音色
作者:时薛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5 8:07:10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是苏少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彝族民歌,是一首具有浓郁西部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歌声表现了彝族的风土人情,展现了彝族歌曲的独有魅力。4/4拍羽调式。全曲根据音乐情绪分为两段体结构。前4小节为第一部分,后4小节为第二部分。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的描绘了彝族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歌曲以十六分音符节奏、前十六分音符节奏、后十六分音符节奏、的节奏贯穿全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加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彝族歌曲韵味,感受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引导他们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并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活动,从中体验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歌曲的音乐美、意境美。  

围绕教学目标,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采用了较为丰富、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审美体验中去。从课堂反馈来看,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一、抓住音乐特点,培养歌唱能力  

教学中,一次次的演唱,应该是一次次地增加情感体验的深度,而不是浅显的“用抒情的声音唱一遍、用轻快的声音唱一遍、用深情的声音再唱一遍……”怎么抒情?如何轻快?怎样深情?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主要从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歌曲的意境、理解歌词的内涵、把握音乐要素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使学生学会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享受歌唱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教唱歌曲时,通过抓住歌曲的节奏特点、旋律特点、歌词特点,启发学生去体验,真正用歌曲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有引子和尾声的较欢快的分节歌,由齐唱和两声部合唱两部分组成。全曲以欢快为主旋律,中间又通过变调,更加突出了欢快明亮的主题色彩,其舞蹈性非常强烈。歌曲以ⅩⅩⅩⅩⅩⅩⅩⅩ节奏贯穿全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第一乐段只有二个乐句,曲调中六度、五度、四度的大跳使音乐富有动感和舞蹈性,形象地表现了一群农家姑娘边跳、边唱的情景,唱出了她们对甜美生活的快乐和喜悦的心情。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副歌部分,两个乐句在旋律上采用了变化重复的手法。音调均在高音区进行,在情绪表现上更加欢快、热烈。句中出现“4”音使得曲调在调式上富有色彩的变化,句末的一小节在八度上移大跳后,全曲结束在主音上,把人们尽情欢唱美满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推向高潮。整首歌曲以欢快的情绪延续始终,很适合初中学生演唱,但要把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真正把握到位并表现出来,有一定难度。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特点构建丰富立体的音乐形象,结合画面和声音展开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从感性上作好歌唱的准备,在歌唱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把对声音美得想象、体验、感悟和追求,努力通过自己的歌声传达出来。在对音乐美得追求中,自然地去学习音准、节奏和气息。  

譬如,歌曲节奏紧凑、旋律起伏较大,一字多音的演唱频繁,学生较难把握,演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加强对歌曲的整体感受,而歌曲的旋律结构很独特,每一乐节的后面都有一个“阿哩哩”,所以正好可以利用它,采用聆听手段,在每一遍聆听中提出不同的要求,从拍手→跺脚→演唱,既帮助学生关注到音高、强弱的变化,又通过不同形式的体验,享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歌曲中鸟儿声声四个字要采用断开的慢速,然后回原速演唱,这样处理能有效地反衬主人公的欢乐心情。唱第二节啊哩哩要渐快,第三小节恢复原速,通过速度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出倾听鸟儿歌唱的情景,另一方面在回到原速时,表现出更加新鲜、形象的感觉。这样处理更好地表现出总体的欢快情绪,而且提高了歌曲本身的感染力。 
   
在二声部合唱时,用彝族人民在歌唱方面“一呼百应”的形象让学生体会和声的感觉;通过老师在前面喊,学生在后面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音高位置不同的两个声部声音的协调性。从歌曲第一部分“彝族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到歌曲第二部分,“彝家姑娘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抒发彝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既唱出了欢快热烈的情绪,又唱出了活泼俏皮的民歌味,相比直白地对歌曲作强弱、快慢的处理,这种以音乐形象引导学生表现音乐的方法更易被学生接受与理解。课堂上,学生在一遍遍不同要求的歌唱体验中主动寻找到美好的音色,最终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二、渗入方法指导,提高歌唱能力  

发声练习是歌唱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如果单独找一条发声练习来练的话,学生可能会提不起兴趣,如果把发声练习悄悄地编织到歌曲的某一句的教学中去,不仅可以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枯燥的发声训练,同时又能练熟歌曲,较好地解决音乐课中技能与审美相矛盾的问题。  

本课教学,没有专门进行歌唱技巧方法的教授,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即通过聆听教师范唱初步感受歌曲,然后聆听录音并小声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再通过细致观察老师歌唱的状态以及聆听老师歌唱的音色,找到演唱歌曲的基本方法,最后通过模仿学习演唱歌曲。使歌唱方法教学依托具体的歌曲欣赏和模仿逐层深入,避免了枯燥的机械训练,更让学生接受和掌握。譬如本课的教学难点“啊哩哩”的演唱,首先从听觉入手,反复对比,从中发现细微的变化,体会装饰音高低变化、强弱变化的演唱效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按音乐的高低在不同的高度位置上拍手用手势表示出啊哩哩的变化,引导学生唱准、唱好歌曲。当学生由于情绪高涨,演唱音量过大,缺少共鸣位置,声音不太和谐时,适时提醒学生“静下心来,听听同桌的声音”、“如果声音再轻巧一些就更好了”;歌曲最后一小节,音的跨度比较大,就用手示意音的高低,提醒学生气息一定要充足饱满,声音一下弹出去。这一依托具体的歌词演唱和模仿逐层深入式  

的歌唱教学,避免了枯燥的机械训练,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掌握,享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又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歌唱技巧,提高了歌唱能力。  

  三、展示个人魅力,塑造美好音色  

本课教学,没有采用刻板地让学生先学会旋律,再填入歌词来学习歌曲,而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范唱、伴奏来感性地模仿学习,使歌曲逐渐深入人心。课堂上,学生满怀激情的欢快、活泼的歌声与教师多年来锤炼、积淀的基本素质分不开:第一,准确生动的范唱——较好地揭示歌曲的内容,让学生清楚的认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速度、力度及歌曲情绪,感受和理解歌曲风格与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同时教师正确的发声、咬字、吐字的口形与歌唱的姿势有利于学生的模仿,帮助学生较快的学会歌曲。第二,声情并茂的演绎——教师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层次的理解,然后加上自己在演绎中对歌曲的再表现,声情并茂地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得学生深受感染,拨动了学生的情思,激发起他们歌唱的热情。第三,适时适量的引导——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宜的范唱,强化了学生正确的声音观念。在这样一种与歌曲情景相和谐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很快地进入歌唱的学习和表演之中,并体验和感受到歌唱的乐趣,美好的歌声自然就被带动出来了。  

从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在“感受民风民韵之美,塑造美好音色”的具体目标引领下,本课有效完成了“会唱歌、唱会歌、唱好歌”的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得到了美得愉悦和享受,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审美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然而,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上总还有教案里没有预设到的因素;课后的反思也总会发现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文章录入:时薛亚    责任编辑:michaelxu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无锡市堰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