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您现在的位置: 无锡市堰桥中学 > 部门频道 > 发展处 > 正文 今天是: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11~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中第10周公…
11~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中第9周公…
11~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中第8周公…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中青年…
堰桥中学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方…
关于组织2011年中小学(幼儿园…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无锡市堰桥中学2011年职务评聘…
2011年惠山区中小学教师专业技…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           ★★★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
作者:发展处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2 14:06:59

编号:          

 

课题名称: 《基于合作式探究的有效课堂学习的行动研究》

 

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合作式探究学习”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以互动、质疑、探究、讨论为主要特征,以个人、小组、集体为主要形式开展解难释疑活动,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2有效课堂学习的内涵:有效是指课堂学习要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有效果是指课堂学习要有效掌握知识达成教学目标,努力追求学习效果;所谓有效用,指当下的学习应该对后续的学习、终身学习有用;有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我们要把追求学习的效果、效用和效率统一起来,实现减负增效,实现中小学生的全面主动多样发展,实现基础教育的良性循环。

3、行动研究法:指的是“教育行动研究法”,就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种研究活动。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用三句话概括行动研究的特点,即: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

基于合作式探究的有效课堂学习的行动研究,就是以学习共同体为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式探究,通过同伴互助、深度探究,达成有效课堂学习目的实践研究,属于应用型研究。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又称“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导并实施。研究小组学习法较有影响的有朗和克鲁克斯等人。除此以外,雅各、帕拉胡、努南和斯凯汉等人对各种教材中小组活动的类型,学习小组的结构,合作学习的条件等做了深入的研究。例如:美国斯莱文(Slavin,R.E)将合作学习看作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 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约翰逊兄弟将合作学习看作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 使学生共同活动, 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美国嘎斯基(Guskey,T.R)将合作学习看作是一种教学形式, 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一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 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 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加拿大文泽(Winzer,M.)将合作学习看作是由教师将学生随机地有计划地分配到异质团队或小组中, 完成所布置的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2)我国对该教学模式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关叙述的文章非常多,但大多沿袭西方学者的论述,主要讨论这种教学模式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至于到底什么是合作式学习方法,国内的学者如北京师范大学的黄荣怀、何克抗,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克东、赵建华,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王坦等,都曾给出过不同的定义。

关于合作式探究学习,国内虽有人论及,但也是集中在各级各类的学科教学中,例如,郭玉芝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虽然谈到模式,但只是从英语教学的角度看合作探究的运用,只有何中辉、周焱的《谈如何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性》一文,讨论了合作式探究的初步设想,他们认为:合作探究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在于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用团队精神面对困难,用构建的群体力量战胜困难,在合作探究学习中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这些思路,虽然对合作式探究的研究作了实践的铺垫,但有两个不足,一是缺乏充分的理论阐述,特别是没有将其与整个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二是在实践中偏于某个学科,缺乏统领性的实践研究。

2、课题研究的价值分析

本课题是一种应用型研究,把研究的方向放在学生的有效学习上,将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起到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研究在探究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研究合作式探究学习的组织策略,研究在合作式探究学习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学生课堂学习的研究,打造有效课堂,促进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反思和总结十一五课题研究成果,创新研究内容,优化研究方法,提升研究品质,实现有效科研,助推教育教学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在实施研究过程中指导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逐步缩小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通过本课题研究,编制和优化“探究方案”,进一步探索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模式,促进教师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3)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队伍,缩小班级差异,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发挥“科研兴校”的作用,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2、研究内容

1)开展合作式探究学习的学生因素的研究

研究要点:合作式探究学习的学生基础(知识、习惯和能力)研究;合作式探究学习的机制(学习小组、学习共同体创建)研究;合作式探究学习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开发学习潜能;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的研究。

2)开展合作式探究学习的教师素养的研究

研究要点:适于课堂合作探究的学习资源选择和开发的研究;合作式探究学习的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的研究;提升教师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的研究;教师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教师角色转变和定位的研究。

3)合作式探究的课堂研究

研究要点:合作式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和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及其关系的研究;合作式探究学习的课堂学习模式的研究;基于合作式探究的有效课堂学习的课型研究;有效课堂学习的评价研究。

3、研究重点

1)学生合作式探究学习的机制(学习小组、学习共同体创建)研究

2)适于课堂合作式探究的资源选择和开发、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的研究

3)合作式探究学习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8~2012.7

课题论证,修改研究方案。

⑴成立课题组,形成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开题论证。

⑵组织课题研究成员培训,学习相关理论及材料,明确研究的意义、内容、目标、操作定义和实施办法。

①学习吴刚教授主编的《从课程到学习》一书。

②学习宋运来主编的《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一书。

③学习余文森主编的《有效教学十讲》有关材料。

④学习佐藤学编著的《静悄悄的革命》《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两书。

准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8~2014.7

拟定实施方案,开展具体研究。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完善实施方案,进行中期评估,组织研究成果展示会。

第一学段:实验与整理初步研究成果阶段(2012.8~2013.7

各小组成员根据选题和分工,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学期结束前整理课题研究阶段成果(论文、案例、研究报告等)。

第二学段:实验验证阶段(2013.8~2014.7

各小组成员围绕所选课题,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研究成果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研究目标。拟于201312月开展中期评估,20145月举行阶段性成果展示会。

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咨询法开展研究。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与行动过程中的实践者是共同参与、结合为一体的。他们共同组成课题组,共同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实践活动发现问题、设计和实施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发现新问题,然后以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再发现的方式不断进行研究。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8~2015.6

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测查和结题。

⑴召开课题成果研讨会,邀请专家指导。

⑵各子课题撰写结题材料,总课题组分析、研究、汇总课题资料,撰写课题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

⑶组织出版研究成果论文、案例集。

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合作式探究学习能够促使“教”与“学”的方式发生变化

把合作式探究学习方式引入课堂后,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转换成“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发现和探究知识,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做真正的主人。

2)合作式探究学习能够提升教师组织教学和管理课堂的能力

通过研究合作式探究学习活动的组织策略和操作程序,引导教师探索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活动的组织中发现影响课堂有效性的不利因素,想方设法寻求有效课堂管理的对策,在教学一体化的活动中教学相长得以实现。

3)合作式探究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实践证明,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充分发展的潜能,经过诱导,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会不断得到提高。合作式探究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的个性充分得到了发展。

4合作式探究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探究合作式课堂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进行学习的,以提出可操作的实际问题为起点,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性学习的独特体验。

5)合作式探究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作式探究学习把合作的观念引入了教学系统,符合时代的要求。它抓住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重大课题。合作式探究学习能帮助学生形成对学科的积极态度,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2、创新之处

1)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在教学及学习的理论中。合作学习与探究教学属于不同的两个模式,“合作式探究”的学习是将两种模式的特点融于一体,试图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它凸显了探究的合作性和团队集体智能的作用,并强调探究过程中的经验分享和知识共有。

2)研究关注点的创新:基于合作式探究的有效课堂学习研究将关注“教法”转向关注“学法”,促使课堂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3)课型的创新:研究性学习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二是作为一种独立于各门学科的学科。这里所说的课型创新是介于以上两种理解之间,指在各门学科中选择和创设适于进行合作式探究的内容,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的特殊课型。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1、基于合作式探究学习的学生基础分析和组织机制

论文

调查报告

2012.12

2、适于课堂合作式探究的学习资源选择和开发、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

论文

2012.12

3、基于合作式探究学习的有效课堂学习模式

论文、设计

2012.12

4、基于合作式探究的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策略

论文、案例

2013.6

5、基于合作式探究的有效课堂学习的新路径

论文

2013.6

最终成果(限3项)

1、《基于合作式探究的有效课堂学习的行动研究》论文集

论文

2015.6

2、《基于合作式探究的有效课堂学习的行动研究》案例与设计集

论文、案例

2015.6

3、《基于合作式探究的有效课堂学习的行动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

报告

2015.6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课题组共有10名核心成员,学科分布均匀,全部参加过“十一·五”学校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研究成果都在省级刊物发表或省级以上论文比赛中获奖。其中研究生4名,本科生6名。中学高级教师7名,一级教师3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7名。

2、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

2006年上半年,学校确定并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经过五年研究,课题于20114月顺利结题。在上述背景下,学校决定申报十二·五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以此为契机,总结十一·五课题实践和研究成果,消化上一轮研究的成功经验,寻找研究盲点,走出研究误区,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着力打造有效课堂。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①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科研。校长亲自任课题主持人,积极倡导“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理念,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②规范的组织制度。学校建立了由校长直接挂帅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实施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各子课题目标、任务,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协调运转。

③时间保证。计划用五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完成研究任务。

④有力的资金保证。学校通过年度预算有计划安排足够的科研经费,投入研究工作,以确保研究活动顺利开展。

 

 

 

 

 

 

 

 

 

 

 

 

 

 

 

 

 

 

 

 

文章录入:michaelxu    责任编辑:michaelx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无锡市堰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