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发展是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依靠结构优化、资源共享、效能提高以及制度保障等措施以促进教育均衡的过程。相对于依靠追加教育资源投入的外延式发展而言,内涵发展依靠的是现有潜力的充分挖掘与教育教学过程的改进,使受教育者在投入总量既定的前提下,获得最大限度的公平、民主与平等。
当前,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均衡发展正从外延式发展逐步走向内涵发展。外延式发展主要是依靠追加外部教育资源投入的方式来促进教育均衡;而内涵发展主要是依靠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的方式来促进教育均衡。外延式发展是一种宏观的国家行为,而内涵发展则是微观的地方行为、学校行为、教师行为。无论是外延式发展还是内涵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方面。也就是说,国家的投资效果如何,最终还要依赖于地方如何有效地利用。因此,就这种意义上来讲,内涵发展已成为现时代促进教育均衡的新趋向。
一、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发展:特征分析
教育均衡是为了让全体受教育者获得相对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权利。这些机会与权利的获得,从根本上来讲,离不开具体层面的科学操作。也就是说,操作得当,方能保障教育均衡的真正实现。鉴于此,内涵发展是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元素。它在这里指的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甚至短缺的前提下,依靠结构优化、资源共享、效能提高以及制度保障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内涵发展的本质是一种“自组织”过程。这种“自组织”形式的表现在于,内涵发展强调的不是依靠外部力量,而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达到某种平衡状态。换句话说,内涵发展不为国家增添新的财政负担,而是依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最大潜力,改革教育教学过程,以实现教育均衡的目的。内涵发展有助于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不足的矛盾,有助于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助于巩固新获得资源的利用效果。
内涵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作为一种节约型发展的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追求的是资源利用的实效性,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低成本运作。当一个地域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或儿童量增加的时候,国家对这个地方的投入则会因为闲置不用造成一种资源的浪费。为了避免这样一种浪费和降低成本,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须恰当整合所在地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实施优势资源共享和劣势资源共扶的策略,让所在区域的受教育者获得区域内的教育均衡。
(二)作为一种创新型发展的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探究的是新的变革策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教育浪费,需要进行人事、财务、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实际上,即便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也存在着令人瞠目的浪费现象。有学者曾把教育浪费归纳为“教育投入”、“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浪费。⑤在这里,教育投人的浪费主要指对投人目标缺乏详细的考察和分析,建设超标准的校舍和较短时间内就会废弃不用的校舍;教育过程的浪费主要指经费和设备因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和闲置不用;教育结果的浪费是指受教育者在学校学非所用,走出学校,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造成机会成本的流失。内涵发展正是力求通过对管理、课程、教学与评价进行革新,使受教育者获得公平的机会。
(三)作为一种互补型发展的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体现的是非平衡向平衡的流动。在区域内部,每一所学校未必在所有方面都处于劣势状态。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一所学校在使用其他学校的优势资源的同时,也向其他学校提供了自己的优势资源。区域内的学校在彼此互补的状态下,互相学习和互相促进,最终获得共同发展。一所学校某方面的优势,能够成为其他学校的榜样和动力;一所学校在某个方面的劣势,也能成为其他学校的参照和动力。
(四)作为一种持续型发展的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强调的是区域内部教育资源潜力的挖掘和利用,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独立区域间的独立自主和区域内的团结合作。区域间的独立性有助于各个区域减轻对国家的依赖程度,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获得教育发展的活力;区域内的团结合作有助于本区域内的学校避免彼此之间为了抢占有限的教育资源而进行残酷竞争的局面,有利于区域内的和谐发展。
二、基于内涵发展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策略
要促进教育均衡,需要发掘内部潜力,实施内涵发展;而内涵发展本身可以从多方面加以思考,我们认为,促进内涵发展的策略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让更多学习者去应用、去共享。教育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不交流、不使用就会失去活化的土壤,其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导致价值流失。资源共享既涉及包括校舍、设备仪器和图书等在内的硬件资源,也涉及包括教师、课程等在内的软件资源。在硬件资源方面,可考虑“两个开放”。一是条件好的校舍资源向全区域的学校开放,如北京市东城区的和平里学区对于政府投入建设的硬件设施设备,原则上无偿使用,对于有明确成本消耗的共享项目,由双方单位在学期末统一结算;二是校舍资源在假期向社区开放。在软件资源方面,教师资源共享表现在班级之间、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校内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之间公推出优秀教师并让其带动整个年级的教学进步;校际之间互换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和互派普通教师向对方取经;发挥学校教师对社会的辐射作用,让教师利用节假日向社区居民或本地农民普及文化知识;城乡之间加强沟通,让本区域内的优秀教师在城乡之间巡回教学。如贵阳市城乡教育扶助工程通过发展干部教师定期交流培训、教育教学信息交流、资金物资扶助和开展学生“手拉手”等活动,合理配置、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学校优势互补,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山东省寿光市的“导师团”和四川成都的“城乡教师互动机制”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城市学校、优质学校“送功下乡、送教下乡”,使城乡教师实现了“互动”,通过合作研究、共同开发课程,举行座谈会、评课会、研讨会等形式,发挥培训、指导、示范作用,提高了被扶学校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此外,进一步放大学校教育功能,让教育服务社会也是资源共享的一大举措,如有的学校利用学校的休息日和节假日,坚持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农民网校,对农村党员、干部和村民进行培训,使农村学校成为教育培训、信息发布、技术推广、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的富民基地。教育资源的共享,扩大了资源的相对数量和利用机会,在当今资源日益紧缺的世界,无疑是一种可行的策略,这为促进教育均衡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成本核算:创建节约型学校
成本核算是为了让外部的教育投入在科学论证之后再付诸实施,让内部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成本核算既包括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综合考察区域内的学校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核算,避免盲目投资;也包括学校适当利用现有资源,让现有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就前者而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在接受国家投入的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资金投入的发挥作用的紧迫性和持久性,杜绝资金使用效用的一次性和临时性现象,避免重复型和豪华型的硬件建设,避免奢侈浪费,以使地方教育使资金使用的效用最大化和最优化。如南京市从1999年开始结合教育布局调整,高起点规划学校建设,坚决制止学校想建就建、想拆就拆、盲目无序及一味追求上档次的做法。就后者而言,学校要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学校要杜绝长明灯、长流水和纸张的浪费现象。上海市北中学制定了节约能源公约,对水、电的使用做了详细规定;上海育才中学制定了节能方案,对纸张的节约利用做了具体的说明。教科书的循环利用成为节约资源的重要举措。上海部分初中学生拿到的音乐课本不再被学生永久拥有,而是实现高低年级学生间的循环使用。我国目前在校中小学生约2.2亿,按每生每学期教科书平均1500克重计算,若每本教科书能转续使用5年,可节约528万吨文化纸。若以中小学人均课本费180元算,扣除平均成本,全国每年至少可节约书费316.8亿元。成本核算,构成节约型学校的外部基础,而对办公用品和教学用书的循环利用,则构成了节约型学校的内部基础,这为促进教育均衡提供了动力。
(三)多元评价:缩小教育质量差距
多元化评价是为了用多种标准来衡量学生在学校取得的进步,不能只用唯一的学习成绩标准来衡量学校的办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上级领导----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善于根据辖区内每个学校的师资状况和生源状况,对每个学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为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唯一的学习成绩标准而过早地造成学生之间两极分化的现象。均衡化的前提是教育多元化,越是单一模式越不可能均衡。创造力人皆有之,应该用不同的评价机制、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为他们提出成才的路径。推进教育公平,必须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要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以及政府、学校在发展教育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在全社会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培养、评价模式。教育公平下的学校评价、老师评价、学生评价,显然不能采用升学率指标与各类统考指标、竞赛指标,而是将目光转向教师创造性的教育过程、教师本身的从教素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以及学校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全面素质方面的作用。多元评价,让每个学生看到了自我成才的希望,并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了舞台,有利于从根本上缩小只有分数衡量学习成绩所造成的学生之间的差距,这为促进教育均衡提供了保证。
《中小学教育》20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