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师合起课本走出教室时,我们的学生是真的没有问题了,还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倾向于追求前者,教师致力于下课铃声一响,教案便分秒不差地宣讲完毕,然后很胸有成竹地提出一个毫无悬念的问题:“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在一片地动山摇的“没有了”的回答中老师心满意足,学生心安理得,一堂成功的课结束了。但是我却在考虑,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有效课堂吗?“没有问题了”能说明我们的成功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与很多老师和专家交流探讨过,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007年年初,山东省齐鲁名师建设工程候选人孙颖老师到美国、培训、考察归来以后,做了一场名为《成功的美国教育》的报告,听后我感受到异域文化的巨大的冲击。随后阅读了张志勇副厅长博客上的《美国的教育文化---听老师们谈美国教育有感》系列文章,更是由震撼转入了沉静和思索。对比中西方教育现象,无一不折射出中西方文化传统的迥异。西方传统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科学理性思维,而我们却是“重德”的人伦教育;西方多重视物的研究,我们所讲的多为情理;西方人热衷于探索可感世界背后的东西,于是就有了对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获得新知识的新思维,也正是通过这种思维发现了场及电磁波、万有引力、原子、电子、光波、基因等这些人类无法感知的客观存在,能生产出无线电技术、新材料技术、转基因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引领世界的现代技术。而我们一向忽视物的研究,又没有经历过以理性为目标的完整的启蒙运动的熏陶,因此,我们的思维偏向感悟和直觉意识,缺乏对自然想象的科学推理,缺乏科学的基本常识,因此,我们教育研究中科学理性精神严重缺失。在中西方两种价值取向引领下,中西的课堂也就有了质的区别。西方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提供给学生清晰的研究流程,科学的研究方法、缜密的实验步骤,引导学生的学习不断走向深入,旨在启迪学生的好奇心和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在这种理念支撑的课堂下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刻,所以当下课的时候,学生不是没有问题了,而是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问题更多了。而我们的课堂有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时间和进度,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过程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老师为完成教材任务,为争取成绩,尽其所能地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基本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和个性化学习的动机和行为,对学习过程中迸发的创新思维的火花视而不见。殊不知新知识(广义上的知识)获得的过程是一个可持续的不断完形的建构过程,老师却随意地打断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始终忠实实践自己的教案。最终导致课堂上既难已显现出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又少见生命的激情与灵性飞扬。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都将成为“没有问题”的“问题学生”了。北京教科院曾经对北京市小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论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强,五、六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差,可见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被我们的课堂教学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正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泯灭了。
基于以上理解我的观点是:我们的课堂不应是消灭问题的战场,而应是解决问题的阵地,是滋生问题的沃土。我们的“知识课堂”必须转化为“生命课堂”,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灵动的“人才”而不是“学习机器”;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师生情感交融的乐园而不是简单机械的“驯化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都敬畏地看待生命和科学,从来不敢亵渎。在2003年山东省创新教育课堂研讨会上我曾经讲过一堂课---《铁的性质》,本节课的重点是铁的化学性质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铁生锈是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所以学生能自然想到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有潮湿的环境、空气、温度等等,但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到铁的生锈的,学生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于这种有多种因变量的变化规律的研究,学生经过讨论决定使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研究其中每一个因素是如何影响铁生锈的。这样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提出问题,再选择正确的科学方法解释问题,这种探究活动是必要的、有效的。然而铁生锈的过程是缓慢的(大约需要3-5天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现象),不可能在课堂上就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也就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所以学生依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动手实验,在对自己的实验方案兴致盎然的观察和期待中这节课就结束了。当时有很多与会老师提出来这节课的结构不完整,甚至连这节课的重点知识都没有解决,更不用说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还有的老师认为这节课只要有探究这个过程,让学生知道影响铁生锈的条件是通过这样的实验得出来的,不是凭空想象的就行了,不必“较真”地花费几天的时间去等待一个几分钟就可以讲明白的结论。我却认为应该把实验持续到课下,让学生实事求是地通过仔细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如果不“较”这个“真”,我们抹煞的可是学生的质疑精神,教给学生的可是对科学的马虎和漠视,正是这种漠视滋生了奴仆式的顺从!
怎样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激活,灵感不断涌现,能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呢?
首先,我们要具备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但不能再演“拿来主义”;科技兴国是我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下往往又会出现盲目跟风,再演“拿来主义”,然而中西方的历史进程不同,文化背景也迥异,我们对西方教育教学理念自然不能“全盘照搬”,更不能“矫枉过正”。如今课改下的新课堂就出现了这样一些转向:“自主”变成了“自由”,“活动”变成了“乱动”,“模式”变成了“框架”,“开放”变成了“随意”。曾经听过一节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是朱自清的散文《春》,老师把全班56位同学分成了14个小组,40分钟一节课下来,小组活动大概有七八次之多,而且每次小组活动都有展示,每次展示都在黑板上计分,学生热烈地追逐分数,甚至为得到回答问题的机会争得面红耳赤,老师跑前跑后作了一节课的裁判,既要平息学生间的“战乱”,又要统计好各小组的得分,既要鼓舞“得利”学生的士气,又要安抚“失利”学生的信心。一篇优美的文章被这种热烈的你追我赶冲击的七零八落,哪里还有欣赏美文的情境和心情!这些矫枉过正的现象表明课改在不经意间已经陷入非理性主义的误区。东边树一个典型,西边立一个经验,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又有几人能静下心来读读经典的教育专著,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自己的学生,寻求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必须顺应生命体的成长特点才能创造出符合生命发展规律与生命需要的教学。每节课的圆满并不说明这节课就是有效的,有效的课堂应当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使学生的困惑得以阐释,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从而产生更进一步的思考,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其次,教学过程要走向“智慧复演”,但不能打着“科学探究”的幌子演“双簧”。在课堂上模拟知识出现的类似的场景,学生在问题引领下,参与、探究、解决、体验、生成,自觉主动地去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亲身经历并构建起知识的框架,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但这种对自然科学的”复演”过程必须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真实展开的,绝对不能“耍花枪”。初中化学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一节涉及了三个学生实验,在我所听的课中大多数老师是这样处理的:简单介绍三个实验原理,强调基本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就开始探究实验了,经过热火朝天的活动,学生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我认为这些探究实验的意义仅在于锻炼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因为这则定律的题目已经很明确地告诉了大家”质量守恒”这个结论,所以无论学生的实验结果如何,他们都会说出这样的结论。但这并不说明这是一个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的切入点可以稍做一些调整,比如说探究这些实验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为什么要控制这些条件?哪些条件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或者分析各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最终质量仍然没有变化?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理性的逻辑推理解释规律的实质内涵.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活跃着智力活动的习惯。这才体现了“探究实验”的价值,否则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个没有悬念,在发生之前已知结论的“验证性试验”而已。所以课堂上设置的问题必须是有层次的,有思维价值的,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借助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并生发出更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经历”问题—结论—问题”的学习过程,达到学生源源不断地产生有价值的新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不停止地探究的理想境界.
第三,课堂教学实践要走向学生的“活动构建”,但必须是主动的自然的,决不能差强人意。书本知识必须与生活经验结合才会有现实的书本知识,否则书本知识是毫无生气的。比如听五年级《我的战友邱少云》这节课时,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课文之后,课堂气氛煞是凝重,老师随即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听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啊?”前面几个同学回答得都比较“令人满意”。可最后有一个小孩站起来怯怯地说:“老师,我长大了再也不当解放军了!”全场哗然,老师也颇为尴尬。其实我们除了感慨孩子的率真之外,又能说什么呢?毕竟邱少云烈士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学生不但没有折服于烈士的英勇气概,反而被吓住了。难道当解放军就一定要火烧到身上也一动都不能动吗?那还是不做解放军了吧!所以不但没起到老师设想的教学效果,反而造成了学生的误会。其实我们身边的榜样俯拾皆是,没有必要用爷爷的爷爷教育爷爷的老故事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在如今“时间就是金钱”的快节奏社会,难怪我们的学生会对“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匪夷所思,一根铁棒最后磨成了一根绣花针,这是对资源多大的浪费!既浪费时间又耗费材料,太傻了!我们固然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但为什么不能随手拈来身边的榜样?教育学生不必开口典故、闭口英雄,动辄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挖掘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教育素材,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在师生情感交融下课堂也就灵动起来。对于英雄烈士我们仍然要缅怀,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仍然要传承,但在课堂上需要老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营造出一个情境场,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当学生对学习材料有了一定的感知之后,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动机,继而形成问题开始体验学习,在师生的情感共鸣中完成学生的精神提升,在“感悟—反思—质疑”中完成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建构,
综上所述我认为,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真正围绕解决问题展开学习,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去进一步思考学习,而不是一下课就立刻停止的学习。
《中小学教育》20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