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基础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其重要的标志是:2007年底,历时4年的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已如期完成。在410个攻坚县中,有368个实现了“两基”目标,其余个达到了“普六”标准。至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滞后、教育基础最为薄弱的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由2002年的77%提高到98%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这一历史性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已经从整体上由“基本普及”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新阶段。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200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应该更加关注什么?
关键词一:优先发展
要优先发展教育,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更应该优先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专家认为,基础教育尤其要优先发展。
这几年国家把教育的发展重心以及新增财力,基本上都放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有专家指出,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仍然是最薄弱的。现在虽然在农村,包括西部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人有学上了,资助体系也建立起来了,但从全局来讲,距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因此,诸多社会有识之士呼吁:在“普九”之后,在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还应该是政府继续关注的重点。因为相对其他教育而言,义务教育的条件和质量,尤其是质量,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十一五”规划当中,国家对于教育的战略部署,还是把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在十七大“教育优先发展、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总目标之下,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要把国家提出的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还有42个县没有实现“普九”,还需要继续加大普及力度,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其次,那些已经实现“普九”的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基本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还有很大欠缺,其巩固、提高任务仍然很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还是要把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此要保持清楚头脑。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关注民生,基础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的一项大事业,怎么围绕优先发展构筑一个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和制度以及制定下一步“巩固提高”的新要求,是2008年工作中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二:均衡发展
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努力促进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教育今后的发展,要把结构均衡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从新《义务教育法》提出“教育均衡发展”,到十七大再次强调,这是与社会公平、教育公平连接在一起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原先老百姓关心的是“有学上”的问题,在“有学上”实现之后,上什么样的学?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变成老百姓更关注的问题。这时候结构上的均衡发展成为新时期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均衡发展是个大题目,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都要朝均衡方面发展。国家这几年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就是在宏观上推进教育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均衡发展;就各地方而言,必须推进区域内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县域内的均衡发展。
有校长认为,老百姓更竭泽而渔诉是身边的校际之间的差距,他看的是周边的学校,公平感非常强。区域内校际之间的均衡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这是基础教育工作一个重要的着眼点。
校际之间的差距是历史形成的,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消除的。但是,我们并不是要削峰填谷,而是使所有的学校都能达到合格,这就是均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标准化。
校长们建议,需要政府增加投入,实施基本的标准化的学校建设。“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投入100个亿,实施农村实践改造工程,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国家要做国家的事情,地方要做地方的事情。国家投入了,地方也要加大投入,改造薄弱学校,使每所学校都变成合格学校。
最近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在一些农村,老百姓宁愿花一些钱,也要把孩子送到县城周边去上学。这里有人口流动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百姓不满足于当地的教育。学校盖得挺漂亮,但老师素质不够高,教育质量不够好,谁愿意让孩子受这样的教育?
学校把孩子收进来了,但如果孩子接受的不是一个符合教育规律的、完整的、能开得齐课程的教育,也不行。也就是说,好的学校要尽量发展,但发展慢的也要把底兜住。学校之间可以有差距,但不应该是合格与不合格之间的差距,应该是合格之上的不同特色之间的差别。人人都有学上、都能接受义务教育,这是第一步;人人都能接受合格的、完整的义务教育,这是第二步。每个学校首先要努力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的教育质量,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底线。否则老百姓不会满意。
均衡发展是一个办学指导方针的问题,涉及到整个公共资源的配置,涉及到一整套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机制。实际上,一个地方只管好几所名校、几所县城学校是不够的,县城内所有学校都要基本达标,这是今后政府努力的方向,也是下一步基础教育阶段重要要调整的地方。
关键词三:内涵发展
要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要改革教学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这些都是涉及到教育内涵的问题。在新形势下,要贽创新型国家,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需要回到教育的本位,要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兴国,要更加重视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
有专家认为,在过去,教育本身之所以还顾及不到质量问题,是因为基本的生存问题还没有解决而目前,生存性的问题尽管还有,但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特别是农村教育,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几千个亿投进去以后,长期困扰学校发展的硬件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因此,下一步整个教育战线、包括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
今后,老百姓更关心的、政府更关心的是,给教育投入那么多钱,教育质量空间怎样?与这个要求相对应的,整个教育的工作机制、工作重心都要进行转变。
现有的一整套行政系统基本上都是围绕硬件发展、规模扩大、普及率来运作,相关的制度、机制也相对比较完整,比较有效。而今后我们要抓质量,以什么标准衡量质量?以什么标准抓质量?合格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这些制度建设都是欠缺的,亟待建立。
当前的一个薄弱环节是改善德育的问题。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不能只是口号,在课程当中怎么落实,在评价当中怎么体现,需要工作机制和制度的保障。
刚刚开始实行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仅仅是课改或考试制度的需要。作为一所学校,孩子在这里受了三年或六年的教育,学校不应该仅仅向社会提供一张成绩单,而应该提供一个完整的成长记录。孩子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在哪方面有什么特长,参加运动会取得了什么名次,都应该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可以跟随他一生,就像档案一样。这是中小学应当履行的一个基本职责。下一步要把这方面工作作为制度建立起来,并逐步完善。
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大的方向、整个势头是好的,是符合国家要求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促使学校学生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但实际操作当中还面临很多问题,在坚持方向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要围绕新课程的要求加强相关建设和师资培训。下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抓手是:抓课程,抓评价,抓学校基本质量的管理制度。
2007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正式成立,这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实施宏观评价的重要举措。国家对基础教育有基本的质量要求,比如义务教育阶段经过学习要达到一个怎么样的水平,一整套制度建设、体制建设、机制建设都在着手进行。
在微观上,每个学校也应该有质量报告和质量监测制度。比如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要分析薄弱点在哪儿,学生有什么发展规划,等等。
一些校长认为,当前老百姓对教育的要求,不是越便宜越好。他们想要好的、高质量的教育,这一点我们始终不能忘记。为什么很多人宁愿花钱也要让孩子受好一些的教育?因为质量还是老百姓更关注的事情。
关键词四:协调发展
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有专家认为,近几年对义务教育投入、关注比较多,但基础教育中其他各类教育也需要更多关注。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从科学发展观角度来讲,应当使它们更加协调、更加和谐,相辅相成。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讲,特殊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发达的标志,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也能接受义务教育,这是义务教育从“基本普及”到“全面普及”的一个门槛。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国家开始更加关注特殊教育,加大了对特殊学校建设的投入,今后30万以上人口的县都要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义务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肯定要往两头延伸,一个是学前教育,一个是高中教育。
学前教育目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设在农村的教学点以及农村小学附设的学前班由于布局调整、集中办学而大量减少,城市里企业、事业单位剥离社会职能,这些单位的幼儿园变成社会化,这两部分幼儿园总量都在下滑。二是出现了一大批民办幼儿园,但由于监管不力,很多民办幼儿园没有登记,游离于体制之外,出现了很多安全方面、管理方面以及小学化倾向等问题。
有关专家呼吁,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要更加重视学前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必须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入后,这是各国的经验。不论是从世界潮流,还是从社会发展来讲,都到了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上的时候了,要通过立法把学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投入渠道都明确起来。
而目前,学前教育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大量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学点调整以后,校舍、教师都闲置起来,各级政府要鼓励把这些腾出来的资源用于学前教育。
近年来,普通高中教育规模迅猛发展。到2010年,将完成高中教育阶段的基本普及任务。从总量上看,发展规模不是一个大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专家建议,高中教育的投入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几年高中教育规模翻了一番,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的,不仅仅是依靠政府投入。虽然说发展是硬道理,但仍然遗留着很多问题。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该以政府投入为主,下一步要逐步强化政府对变通高中的责任,探索建立政府、家长对高中教育的经费分担机制。
关键词五:规范发展
当务之急是明确公共服务的项目和标准
有专家分析认为,这几年教育虽然发展很快,但往往是特殊时期采取特殊办法。在新时期,国家更加关注民生,把教育责任更多地转移到政府身上来。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就是要把教育规范到这样一个轨道上来——以公共财政支撑的公共事业。
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
调整的方向就是让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下来,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但是,有些学校已经形成了“资金来源多渠道”的发展格局。面对这样一种现实,要逐步让老百姓退出,让政府进入。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将学校置于“空档”,要在政府进入的同时让老百姓逐步退出。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比如教师的津补贴,有一部分来自所谓“多渠道资金”,将来面临着规范的问题,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就是争取由公共财政来承担。
公立学校就应该姓“公”,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应该全部由公共财政来支撑。过去,因为财政没有钱,开了很多口子,给了很多政策,很多行为都默许了。下一步公共财政保障上来以后,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就要受到限制,教育就会处于一个比较平稳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历史形成了教师收入来源多样化,学校发展机制多样化,提供的服务也是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究竟什么是基本的公共服务?在公共财政支持下,公共服务应该是什么水准?要对老百姓有个承诺,同时这个承诺也不应该是无限制的承诺。
有校长提出,对于超出基本的公共服务范围之外的需求,比如请外教,如果一律采取“封杀”态度,将不利于学校与学生的发展。
事实上,学校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不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这种空间由谁去填补?一味地把这种服务都推给社会、推给民办学校,让民办教育成为优质教育、富人的教育,公办学校办成穷人的教育、低水平的教育,这不是我们将来发展的方向。南美、日韩都有这样的历史教训。
有专家指出,应该建立学校与家长委员会、社区互相协商的机制,对超出基本公共服务的部分,进行负担。这个机制建立的前提,是要界定清楚:哪些是公共服务应该提供的,哪些是超出公共服务范围而应该由家长来承担的。
要解决这些困扰基础教育今后发展的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发挥各地教育工作者的首创精神,还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和更多地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