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您现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PT游戏厅  > 新闻中心 > 继续教育 > 正文 今天是: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激情与思想:我永远的追求
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阐释
哈佛图书馆自习墙上的训言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备课经验
积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
师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
从掌握“技术”到成就“艺术”:一
备课管理∶不要捆住教师手脚
教师是否须写统一格式的教案?
关于中小学教师阅读缺失的思考           ★★★
关于中小学教师阅读缺失的思考
作者:丁雪梅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 15:31:46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附录二中提出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特别是对阅读数量有明确的说明,这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阅读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然而从我国目前中小学教师阅读状况来看,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甚至整个中小学教师阅读行为都存在严重缺失。教师作为学生的标杆,教师阅读不仅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后劲”,同时也为学生打好一个精神的“底子”。所以,中小学教师阅读缺失状况亟待解决。

  二、中小学教师阅读缺失的原因

  1.阅读氛围的缺失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而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比缺乏(俞平伯语)。

  19992006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水平呈下降趋势,全国国民中有阅读习惯的读者大概只占到5%左右,是世界上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一年阅读仅为36本,与最高阅读量的犹太人5090本相比,相差甚远,而其中老师的阅读量和一般人并没什么差别。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阅读行为缺失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息息相关。因为社会对学校、教师的要求是带有单一的功利性的,即对一所学校的直接要求就是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对学生其余方面的培养,似乎考上示范性高中或大学再进行“恶补”也来得急。大气候要求既如此,因此在升学压力面前,学校运转方式重点甚至唯一就是贯彻学生分数第一的原则,因此大量的学校不敢放手让老师支配时间去读书,把老师的读书放在可有可无甚至“不务正业”的错误定位上去。因此占据中小学老师办公室书桌的多半是“课本、教参、教案选、练习册”四件套。       

  另外可阅读的数目有限也是造成中小学教师阅读氛围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资料表明现在全国有500多家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图书种类达数万种,然而可供中小学教师阅读的数目却少之又少,与教育相关的书籍近八成是教辅书。即使在文化发达的山东之地,出版社大多灰溜溜,中小学教师用书销售量少得可怜竟可以忽略不计。

  即使有合适的书一看书价又会感到囊中羞涩,“现在的书价格太高了!”是中小学老师的普遍反映。普通的一本20多万字l0几个印张的书,动辄就要20多元钱,若装帧得美观一些的,价格就得翻番了,这样的支出老师怎么能承受得了,因此只能望“书”兴叹了!长沙一位高中教师曾这样很到位地对图书市场提出意见“希望书价底一点,字体大一点,装帧美一点,内容实一点,盗版少一点,作家的心静一点,品种多一点”。老教师的话至少向我们透露这样一个信息:教师可阅读的令人满意的书的确不多。

  2、教师阅读自觉意识的缺失

  宏观上讲,目前中国社会处于整体的转型阶段,伴随着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重物质,轻精神,进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并体现在教师教学行为中。

  微观上讲,教师大都来自师范院校,他们学生时代的课外阅读处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进入大学后,迫于就业压力,他们忙于过级、考证,成绩优异者更为考研而战,课外阅读量屈指可数,因此这种阅读习惯的“底”就没打好。教师阅读自觉意识不强,以致带到工作中来,又加之繁忙的教学任务,所以对待读书的态度就像现在中小学教师中流行的那句话一样“我不读书已多年”。

  现行的教育制度与中小学教师阅读处境十分尴尬。有媒体指出,在去学校的图书馆的老师中,最少见的就是语文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不需要他们读,只需让学生如何考试。”尤其是应试教育及其评价体系的影响使中小学老师不得不自然、机械地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钻研教学大纲,吃透历年考题,总结应试技巧等等,真正作到了“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一意抓应试”,却忽视提高自身的能力,放弃学习和阅读,在一种拼时间的低效劳动中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

  3.教师阅读时间的缺失

  一种情况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经济刺激的膨胀,让许多中小学老师读不了书,老师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年头业余时间谁还安心读书呀?”因为生存是第一位的,老师的工资(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是不高,有时间还不如去兼课做家教、办个辅导班,带几个奥赛的学生,赚点铜板也会有不菲的收人,何乐而不为呢?把时间花在润物细无声的“读书”上似乎有浪费之感!

  近年来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使教师的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中小学教师们自身也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于是在业余时间进行一些休闲娱乐活动,女教师也不间断地出入美容院,假期进行旅游等等,这些也是老师生活中情理之中的事,无可厚非。因此,在他们看来,感觉就是什么都不能缺,惟独静下来读书可以缺。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中小学老师真正想读书却不能读。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些老师很喜欢读书,也很想读书,也意识到读书是这个时代的需要,但缺乏时间保障,想看点书就得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但又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所以读书的念头便一推再推。

  三、中小学教师阅读缺失的重建      

  1.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教师阅读重建的关键

  一个教师只有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和阅读品位,才能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保持在一定高度,才有可能使自己站在讲台上从容面对学生,这是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教师呈给学生的知识必须像刚从大海里抓上来的鱼一样,保持即时的鲜活。”而这里的“鲜活”恰恰是由一个教师的阅读量和阅读内容来决定的。只有相当数量阅读的积累,中小学教师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给予学生一杯水时,自己才会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源头堵死,再奔腾的河流也会变成一滩绝望的死水,只有保持源头的畅通和不停息的注人,才能确保教师知识的厚积而薄发,达到教书育人的双赢目的。如果老师的心灵是一片沙漠,便不能企望他的学生心灵成为绿洲。                

  教师是真正的课程,是学生成长的标杆。教师不读书,教书育人就容易出差错。因为作为教师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职业学习者,所以活到老、学到老,方能为师。所以每位中小学教师面对阅读应该有主体意识的觉醒,把读书看作老师最基本的职业底线。  

  2.教师阅读重建应发挥校长榜样的带动力  

  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灵魂的指引者,有义务把教师的素质发展引向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校长要转变观念,要把建设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职责。校长应该意识到,一所教师缺乏读书意识的学校,离教育会越来越远。因为中小学教师阅读现状不仅关系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与我国数亿中小学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校长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的带动力,为教师读书创造氛围和条件,形成读书光荣,不读书失职的大气候。例如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校长赵翠娟,张家港中学校长高万祥,苏州工业园新城花园小学校长吴云霞等都走在阅读的前列,他们的阅读模范行为极大地促进了全校师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3.新课程改革为教师阅读的重建提供外部条件

  我国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是理念的变化,教师理念的变化依赖于培训和阅读,尤其是专业素养的阅读,必须强力跟上。可以说,一名中小学教师没有相当的数量的阅读,站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上,就根本谈不上称职。一个阅读缺乏的中小学教师,就难以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无法对学生进行心灵上的引领,对学生的教育必然缺乏一种精神上的底气。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强化阅读对广大中小学教师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师阅读的紧迫感,使教师充分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4.设立国家“读书日”为教师阅读的重建营造读书氛围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形成读书的风气对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如果说我国每年的312的植树节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那么我认为通过设立国家“读书日”便会提升我们精神的水准。正如黄庭坚所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让全民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视阅读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树立读书的理念,把阅读看作一种快乐和享受,为中小学教师读书营造书香氛围,这样教师阅读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一个不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是病态的社会;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一个创造力贫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读书,作为中小学教师更应该把读书看成是一个人营养的源泉,用读书来填补知识的空白,让自己成为学问大气、浑厚的大师级的教师。

文章录入:michaelxu    责任编辑:michaelx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无锡市堰桥中学